早就想寫一篇關于光刻機概念股的文章了,在我的微頭條多次提到光刻機概念股。
2019年國產替代概念貫穿全年,一直延續到今年2月底。
其代表的股票有卓勝微、兆易創新、誠邁科技、匯頂科技、北京君正、北方華創、晶方科技等等。
2020年5月,光刻機概念(中芯國際概念)股票軸研科技異軍突起。
軸研國際4月30日收盤價5.57元,5月27日最高價格為14.5元,5月29日收盤價格為12.08元,單月最高漲幅超過160%,最終漲幅達到116%。
軸研國際之所以被市場挖掘,不過是源于軸研國際為中芯國際的供貨商之一。軸研科技的子公司三磨所半導體對中芯國際下屬子公司有少量的供貨合同。
A股市場5月中,不斷有沾光刻機(膠)概念的股票被挖掘。
比如藍英裝備,只不過是為荷蘭光刻機制造商ASML(阿斯麥)的光刻機設備提供清洗解決方案,在五月也是大放異彩。
比如英唐智控,其子公司先鋒微技術擁有5臺光刻機,五月股價上漲24%;
(以上兩個個股,我都在認真分析過。有人利用126戰法,在它們上面吃了肉的)
全球現在生產光刻機的主要是三家企業,那就是阿斯麥、佳能和尼康。
其中阿斯麥的設備產量占7成以上。一臺光刻機設備的零件達到1萬之多,而一臺汽車的零配件也不過只有5000個。
光刻機的售價也是非常昂貴。2018年,我國的中芯國際(臺資合資)曾經花費1.2億美元(這個價格相當于2018年中芯國際一年的利潤)從荷蘭ASML訂購了一臺EUV光客機。
按照合同ASML應該在2019年底向中芯國際交貨的,直到目前為止,ASML仍然沒有完成交貨。本人曾經看過一個視頻,其中或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所以,有錢不一定能買到好的光刻機。更何況擁有光刻機還不一定就能生產出高端的芯片,更需要懂光刻機技術的人才。
目前我國不具備生產7nm的芯片的技術,聽說中芯國際年底有望試產7nm的芯片。
目前華為使用的芯片,主要有臺積電(臺灣)提供的7nm芯片。
我國在重大專項計劃中提出,2020年要實現22nm制程光刻機的突破。
也就是說,我國光刻機的自主制造還是處于落后水平的。假以時日,應該是有可能造出更先進的光刻機的。
目前我國最牛的生產設備廠商是上海的微電子裝備公司(SMEE),它可以做到的最精密的加工制程是90nm,相當于2004年最新款的intel奔騰四處理器的水平。
言歸正傳,列舉A股目前一些光刻機(光刻膠)概念股:
高價格個股有:安集科技、容大感光、華特氣體、雅克科技、晶瑞股份、南大光電、同益股份、飛凱材料、江化微等;
低價格的個股有:強力新材、怡達股份、廣信材料、亞翔集成、藍英裝備、英唐智控、新萊應材、寶通科技、金龍機電等等;
或許,未來這里面又能冒出不少五倍股、甚至十倍股,想象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免 責 聲 明 |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章所載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文章閱讀者的一切決策不應將本文章作為投資決策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認為本文章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本頭條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文章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任何責任。
海豚股票,一款提供實時證券金融資訊和行情數據的免費投資工具,更高速的行情、更全的個股資訊、同時支持A股、港美股行情。
點擊直接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