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0上半年,校園市場大部分從業者遭遇毀滅性打擊,按照我2月份寫的建議,很多從業者已經轉移到了新的賽道。
最近這幾天地攤經濟又火了,一個攤位就是一家人的生存之希望,但全國高校周邊不知多少小店,如今開張還遙遙無期。
復盤五月份的校園市場,5月28日三人行在上交所成功上市,A股發行價為60.62元/股,這家曾登陸新三板的校園傳媒第一股,給予校園市場從業者一絲振奮。
截止本周五收盤,三人行連續封住多個漲停板,股價達到154.64元/股,總市值達到107億元。
作為一家當年的校園傳媒公司,輾轉反側終于在主板上市,并且市值破百億,當屬校園市場里的強心劑。
在2019年的6月,三人行籌備A股上市時,我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去拆解其的招股書,(校園傳媒這門生意,做起來可沒那么容易),有興趣者可回顧看看。
一家作為“擺渡人”角色的傳媒公司,成功跑出自己模式,不僅給予其他擺渡者信息,還給予更多校園市場的“掘金者”希望。
(二)
在我看來,三人行如今的百億市值,存在一定的泡沫虛高,而我一年前分析的六點經營風險依然存在:
1.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2.客戶集中風險;
3.媒體資源采購價格上漲風險;
4.營銷傳播方式變化風險;
5.人才流失風險;
6.及經營業績季節性波動風險。
個人大膽預測,三人行接下來會憑借高市值,進行一系列場外融資或并購等動作,包括尋找銀行授信等等,以通過資本的形式獲得利益最大化,并保持穩健的現金流。
雖然股價存在虛高,但值得肯定的為,校園市場的機會及需求存在,大量企業希望面向大學生人群掘金,從直接消費、間接消費、到未來消費等等,如教育培訓線上化后,更是迎來井噴。
作為擺渡人角色的傳媒公司,有較好的增長也屬正常。
因此三人行的市值整體,還是有較強的真實需求支撐。
在感嘆百億市值的時候,我們可以拆解下三人行做對了哪些事,能獲得哪些啟發。
(三)
在分析一家企業的時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財務報表,關注收入構成情況。
騰訊的游戲業務,一直被人詬病,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互聯網公司,得到的評價卻不高。2019年騰訊更新了自己的使命“用戶為本,科技向善”,而其的企業使命已13年未曾進行更改。
我們可以看到的直接變化,為2019年騰訊的收入構成里,游戲收入占比大幅下降,目前已經與企業及金融服務的占比不相上下。
而回到三人行,其的收入構成里,數字營銷服務,近十年的占比增幅一路向上,已經高達80%。
作為一家靠框架媒體起家的傳媒公司,切換到整合營銷做全案后,三人行實現了一次線上化的躍遷,大力發展數字營銷服務,并注重整合營銷業務的推進。
我們回顧這十年的校園市場,原有的校園傳媒公司,大多都是偏安一隅守著線下,這與三人行的線上化形成鮮明對比。
在費用支出上,占比最高的為擴充銷售網絡,其次就是計劃將 iBeacon、NFC 等接口芯片置入高校線下場景里,可見雖然三人行的許多業務已經成功走出校園,但仍希望強化校園內的媒介壁壘。
一家優秀的公司,不會放棄對于科技、新技術的應用。
走出校園、線上化轉型、技術賦能,為三人行給予同業者的啟示。
(四)
2020年經歷過疫情的沖擊,可謂校園市場多年未曾有之巨變,而我個人一直關注的兩個方向,恰恰迎來了一輪新的發展機遇,那就是校園線下場景和職前教育。
最近一周,教育部、人社部、科技部、財政部,包括軍隊等等都出臺政策,共同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職前教育,尤其是新職業培訓,迎來一大波發展紅利。
校招企業的新人培訓前置;學生求職相關意識催熟;高校、政府也有較強的付費能力,toB、toC、toG均可發展。
而對于線下場景,我在年初的文章里,專門談到了私域流量,校園市場最精準的商業化流量獲取渠道,還是在線下。
由于疫情的沖擊,高校內以及校園周邊的線下實體,迎來新一波轉機。
我隨意說一點,任何商業模式都需要人支撐,而人的思維慣性極難遷移。
學生半年不返校,大量校園周邊門店進行轉讓,傳統夫妻店離場,新入局者年齡層大多低很多,本身就有主動變化之想法,后續線下場景出現諸多變化實屬必然。
對于高校線下場景及職前教育項目,歡迎更多從業者一起探討,我發起的校園PR俱樂部社群,也歡迎從業者加入!
希望風雨過后,校園市場一片都好。
作者孫凌,資深大學校園市場從業者,分享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