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們密集的發了幾篇證券行業的文章:
這個標的,抄底的機會又來了
這家公司,已經進入擊球區了
東方財富,什么價格可以買入?
.....
截至上周五收盤,大家應該都賺的不錯。
事實上,這個行業我們談了它不止一次了,從去年開始我們大概說了它們這么多:
證券行業該怎樣投資?
怎樣8毛錢買下整個證券行業
短短20天15%以上的收益到手
證券行業現在還能投資嗎?
.....
當然,今天我不是想邀功,因為說這個行業或者具體公司的公眾號肯定不在少數。
其實這個行業真的沒啥可說的,具體的投資邏輯我們說的太多了,完全可以用下面這張圖表解釋:
從08年以來,券商沒有錯過任何一次大漲,當然也沒有錯過任何一次大跌。說白了,這個行業就是這么的無腦,無腦到在2900點以下,你隨便讓你不到一歲的兒子,在這個行業里,給你選出一家公司,只需等到3000點以上,你就可以賺錢,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當然,前提是買的不貴。
*****
我今天想說的,其實是賣出的問題,我想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了。
首先,我們知道,證券行業作為周期之王,其實個股的基本面顯得無足輕重,市場大漲大跌,券商也會相繼跟隨,當市場漲起來的時候,就算倒數第一的公司也會跟著大漲。
這點大家可以自己回測,隨便選取過去十幾年來,看一下具體公司的表現情況。
因此,這樣的話,對于靠天吃飯的行業來說,我們的賣出就不能像其他行業那樣,以基本面的標準來判斷,而是以市場。
正因為如此,我這里給出兩條賣出策略,當然這個僅供參考。(僅限證券行業)
1,無視漲跌,在低估的時候不斷吸收籌碼,然后等牛市。
我們都知道一輪牛熊的轉換差不多是在7~8年,而自15年牛市之后已經過去將近5年的時間,大家心理盤算一下,下一輪牛市還有幾年。
牛市來臨的時候,證券行業的漲幅至少是1倍以上,別的不說,就單單19年年初的春耕行情,就可以漲50%左右,別說真的牛市來了。
假設3年之后會有大牛,保守按1倍收益計算,那么年化也有25%了,這個收益基本和巴老相當了,其實真的很不錯了。
更何況真正牛市來臨的時候,券商翻倍是保底了,甚至可以更多。發了工資就買,低估的時候不斷積累籌碼,然后耐心等待。
本來我以為,這個方法簡直完美無缺,甚至我還有點小驕傲呢。
但后來我發現這個方法最大的問題就是沒考慮“人性”,3年?我肯定是沒問題,但很多朋友就是3個月,3個星期都堅持不住,到頭來坐了無數個過山車,翻過頭來還罵你。
因此,才有了下面這個改良策略。
2,在估值不便宜或者合理的時候采用價高折扣法,設置止損收益。
這個方法初看起來好像和價值投資格格不入,但是這并不沖突,而且這個卻是比較好用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市場的波動時反復的,絕對不可能直線上漲,必定會有波動,尤其是在震蕩市來說,坐過山車是常有的事。
我們回測了證券行業過去十年來的估值走勢,發現了一個重要的規律,就是除了牛市以外,證券行業每次漲到中位值也就是1.8~1.9pb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增長乏力,上漲的動力就不足了,而這個位置也正好脫離了低估區域。
因此,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其實可以以這個估值為錨點,也就是說越接近1.8pb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逐步減倉了。
ps:關于指數的估值,大家可以去投資數據網或者理杏仁網站,輸入“證券公司”查找。
簡單來說,就一句話,低估的時候買入,不便宜的時候開始賣出。
但大家都知道,市場的上漲往往是有慣性的,尤其是真正走牛的時候,如果提前賣出了,后面的上漲肯定會望塵莫及。
所以我做一個改良,就是設置止損收益率,一般來說,我們在低估的時候買入,當估值到了合理價位的時候我們應該已經賺了20%~30%了(甚至可能更多),這時候我們就開始設定止損收益率。
當公司股價已經超過合理估值的時候,那你就盯著最高價看,當最高價回測5%~8%的時候(這個可以自己定),就開始考慮賣出。
賣多少,怎么賣,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
這個方法,太好了,不相信大家自己回測一下最近這幾十年來券商指數或者個股的歷史走勢圖,每次低估的時候買入,然后漲到合理或者不便宜的時候,盯著最高價回撤5%~8%就賣出,你基本鎖定了大部分利潤。
很簡單吧,這么做的話,其實我們就是極大程度的鎖定了利潤,就算真的來牛市了,我們大概率也會賺到大部分收益。
*****
其實以上兩個方法呢,我個人認為沒啥好不好,對不對的,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甚至覺得,只要賺錢了,大家怎么賣都對,大家的疑惑無非不過是想賣在最高點而已。
賣出的方法也是無窮無盡的,但別管哪一種永遠不要傻到賺到它全部的利潤,知足者常樂。
另一方面,必須向大家坦白,券商的投資呢,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定義,你說是投資吧,咱們投資它其中一條重要的邏輯就是“博”市場反彈,你說是投機吧,咱們又確確實實在低估的時候,根據賠率和概率下注。
因此,我覺得把這種投資稱為價值投機一點都不為過。
所以下周,券商是漲是跌,完全取決于下周的市場的環境是好是壞,如果大盤大跌,這個行業不會好看的。
但我們能做的就是,保證低估的時候吸收住夠的籌碼,其他的按照我上面說的兩種策略,完全可以獲得不錯的收益。
更多干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價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