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上漲,遠遠沒結束,這主要是從板塊上看:過去幾個月漲的都是消費股,一直在最近,電動汽車產業鏈個股、科技類個股(比如大型電子產業的中興通訊)、證券板塊等,才剛剛復活而已。那么,指數這波上漲離結束還很遠。不過,談牛市就沒必要了。人們一直談論的牛市,指的是普遍賺錢效應和市場波瀾壯闊的普漲,而這種走勢在現在和將來的股市并不存在。
針對周五盤面,大家很關心成交量的問題,在這里補充說明一下:滬市放量,這主要是因為券商股放量上漲,這個板塊和北上資金關系不大。深市縮量,主要是因為消費股漲的都是消費類權重白馬,這一點和國內機構抱團和北上資金有很大關系,因而導致“消費類指數漲幅巨大,而成交量不大”。
占創業板主要權重的醫療股,多數縮量大漲,從而指數縮量。而市場活躍資金分別去了三個地方:新零售(這些個股主要在主板)、電車產業鏈、證券和無線耳機。
無線耳機的繼續活躍,會不會把科技股持續喚醒呢?最近科技類ETF再次開閘(記得2-3月的時候因為過熱而關閉)。證券股會不會走一波,而不是一日游?很大可能。電動汽車產業會不會步入復蘇?
醫療、醫藥和食品等,周五的上漲中嚴重縮量。那么會不會是“消費股原本要跌了,只是周五遇到入富,臨時又折返了回來”呢?
看看科創板,科創50指數的推出,會不會推進資金進入科創板呢?個人感覺有一定的推進意義。
大師兄圈子有更多干貨和福利,歡迎大家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