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股通中挖掘潛力個股:近期有股友咨詢港股通中學習注冊制,今天我就點評一下AH股聯動,上期日評中談及:參照歷史上以券商股帶動的強勢快速上漲行情的規律,市場上漲的趨勢仍在延續,趨勢行情中快速且大幅的第一次回撤往往仍是介入搏擊的機會。后期市場比較理想的走勢是低估值的金融周期股在周二回落后、短期再度上漲反抽,彼時可借機對券商等強勢股做短期獲利了結;然后市場可能出現一定的下跌回撤并消化科創板等解禁減持風險后再度展開行情,彼時可能是再度上車介入的機會。從資金博弈和經濟類復蘇的角度看,一些軍工、貴稀小金屬、龍頭基建股仍具有挖掘機會。
從市場的實際表現看,以券商為代表的金融股在周二回落后、周三再度上攻,周四出現分化,至于是否是短線反抽還是新一輪的上漲,見仁見智,比較可能是金融股有所分化,券商股短線漲幅過快,需要逢高減倉些,而保險銀行以及基建、資源等低估值周期金融仍具有挖掘機會。
因此,市場仍在上漲的趨勢之中,所謂牛市不言頂,牛市中一定要說頂部區域的話,那么歷史A股牛市的高點大致都在證券化率100%附近。但是,從市場節奏看,短線漲幅過快、市場波動可能也會加大。可以持股待漲、等待輪動為主要基調,同時,用一部分倉位做類T+0滾動,防范短線乖離率過大引發的日內或者日線的大波動,做到大波動時有錢介入、心安些。
趨勢行情中,講上漲的原因、其實是比較無趣的,因為核心一個字就是錢多。但是,從研究角度,適度探討一下可能的風險點,也是可以的。風險點有幾個:一個是市場達到自然高峰時的壓力,所謂風險是漲出來的,這個可以觀察技術指標等,目前只能說有短線的波動但還在上行的趨勢中。一個是政策面的,這是最關鍵的,今年以來一線城市房價躁動、股市躁動,均與名義GDP下行而貨幣供應缺口顯著為正有關,近期更是有基金申購尤其是杠桿資金大舉介入有關,這方面的監管信息需要關注,一旦監管從嚴和經濟快速修復后,就會發現資金的緊張,其實,目前債市的大跌,提前在反應這種經濟預期;另一個是外圍的,外部環境詭異,匯豐銀行大跌4%,美國威脅要削弱我們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雖然香港有大量外匯儲備且有大陸做依托,但是,如果這種威脅實施的話,那么連鎖反應也是比較厲害的,比如美國限制香港銀行的美元供給,則需要投放外匯儲備,如果波動加大那么可能內地儲備也有動用,進而可能需要拋售美債和美元資產,從而引發全球資產定價基準的大變動,當然,目前只是看到一些制裁的跡象,還離得很遠且概率不大。因此,短期市場仍在趨勢行情中,手上積極、心中冷靜。
從市場結構機會看,挖掘低估值補漲仍是主要邏輯,估值很高的科創主題傾向于謹慎些,重點對金融、地產、基建資源、軍工等板塊以及其他一些滯漲的中小盤價值股做布局,等待輪漲的機會。另外,從中船防務等AH股的漲幅看,一些H股中折價率較高且距離最近3年高點仍有較大距離的個股,可能更具有挖掘價值。因為H股一般比A股折價且走勢具有同步性,而且從近期的走勢看甚至不排除折價的H股上漲力度更大的傾向,比如中船防務、山東黃金等。因此,可在有色、交運、基建、券商、銀行、保險等低估值板塊做些A股和H股之間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