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銀行股基本在整個A股市場上屬于墊底的存在。但是,進入到下半年畫風突變,7月1日當天銀行板塊一掃上半年的陰霾,中證銀行指數大漲1.83%,一舉擊穿多條粘合的均線,成交量也隨之放大。隨后2個交易日,銀行板塊保持中陽上攻,成交量翻倍有余。當所有人都以為這只是場內機構調倉引發反彈的時候,7月6日周一在投資者周末盼望降準落空的情況下,銀行板塊高開高走,午后板塊龍頭招商銀行早早封住漲停,帶動了銀行股集體暴動。最終,中證銀行指數當日報收9%以上,成交量較前一交易日再次翻倍。
場內很多投資者大呼看不懂,很多人早早下車被徹底軋空。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此次銀行股的行情呢?筆者作為一個專注于銀行股10年以上的投資者,對于此次銀行股的行情略感吃驚但并不意外。我的觀點很明確,這次銀行股的行情并不是單純的反彈,而是一次基本面反轉和預期反轉的強烈共振,后期銀行股的行情將會向縱深發展。
想要知道這輪銀行股行情為啥爆發如此猛烈,那么首先要清楚上半年銀行股的走勢為何如此弱。從基本面看,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變化遠沒有盤面顯示的那么明顯。上半年,銀行業是我國少數保持正增長的行業。根據央行發布的國內銀行家調查統計看,2季度銀行業的景氣程度63.9%環比一季度提升了5.6個百分點。
雖然銀行業的基本面今年上半年在國內屬于鶴立雞群的水平。但是,銀行股的走勢卻是墊底的。造成這一情況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年初的疫情。在春節前,銀行板塊的整體表現還是不錯的,其中龍頭招商銀行還在年初創了歷史新高。春節期間疫情突然爆發,資本市場對于全球的經濟預期產生了劇烈的變化。疫情讓經濟發生了斷崖式衰退,資本市場的認知是在經濟快速下滑時必須要拋售高杠桿的行業,包括:銀行,券商,保險,地產等,而要抱團弱周期的醫藥,科技和大消費。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今年上半年機構資金對極度低估的金三胖和地產用腳投票。
但是,隨著我國疫情控制進展順利,復工復產情況超出預期,事情也開始在起變化。如果說國內誰對全國經濟最有發言權,央行說第二絕對沒有別人敢說第一。那么,我們不妨通過流動性這個觀察指標看看央行對于經濟的反饋。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和銀行間市場利率成負相關,流動性越充裕市場利率越低,反之亦然。通過最近2年股份行同業存單平均利率的變化看,2020年6月份同業存單利率發生了大幅反彈,如圖1所示。這說明央行從市場上抽離了部分流動性。
圖1
央行抽離流動性的動作暗示了一個結論即:中國經濟出現了超預期的復蘇跡象,這和機構對于經濟的悲觀預期構成了極大的預期差。如果一旦經濟持續復蘇并進入上升周期,那么機構上半年的投資策略可能要全部推翻。
除此之外,另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信號是銀行的LPR基準利率報價已經連續2個月不動了。央行在不同場合都強調了銀行需要保持一定的利潤增速來實現資本金的內生性補充,所以銀行的利差可壓榨的空間基本沒有了。如果央行需要銀行繼續降低貸款利率,必須幫助銀行壓低負債成本。但是,6月央行從市場回收部分流動性后,銀行間市場利率大幅反彈了超過70個基點,并且這一趨勢進入7月后并未發生任何變化。而這種銀行間市場利率的提升會通過理財、貨幣基金等多種渠道向存款傳導。按照目前的銀行間利率成本和中國經濟復蘇的基本面看,很大概率7月20日的LPR也會保持不變。那么,這里就存在一個降息周期即將結束的可能性。
我們知道從2011年7月7日最后一次加息后,銀行一直處于一個降息周期內。雖然從2016年開始貸款基準利率沒有繼續下調,2017,2018年銀行好不容易有了2年喘息之機,但是從2019年推出LPR貸款基準利率后銀行又經歷了一輪降息過程。如果,未來貸款利率不再下降,那么很可能在明年下半年配合經濟復蘇開啟一輪加息周期。9年來降息,經濟減速,資產質量惡化反復折磨著銀行板塊。如果,明年開始中國進入經濟復蘇和加息的周期共振,那么銀行業很可能迎來一輪長達幾年的戴維斯雙擊過程。
最后,我再重復一下我的觀點:這不是反彈,而是一次基本面反轉和預期反轉的強烈共振。所以,我給投資者的建議是: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堅定持有銀行股的稀缺籌碼,特別是資本充足包袱少的優質銀行。在未來經濟擴張的周期中,這些優秀的銀行將會給投資者創造可觀的收益。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經濟復蘇和加息周期的到來。
更多精彩的財經文章請關注我的公眾號:ice_cmbguzidi
評論 3
司馬云my 2020-07-12 18:47
要求銀行業讓利1.5萬億,即報表可以適當難看…今年哪個大行若更好看,恐怕要挨板子——但其它方面“補”回來[我想靜靜]
價投谷子地 2020-07-12 18:03
自己轉發[捂臉]
Luthiel 2020-07-12 17:19
[機智]其實像招行這種模式,在高m2環境下和低m2環境下哪個更有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