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盤也稱“盯盤”,就是盯住大盤,發現盤面上每時每刻的變化。看盤是投資者主要的日常工作,對于投資者特別是短線投資者來說,要掌握股市的動向,就必須通過看盤來觀察分析股市行情每時每刻的變化。
看盤主要應著眼于盤面股指背后的隱性信息,發現其走強還是走弱的趨勢,還要著眼于對個股未來趨向的判斷。所以對于投資者來說看盤需要關注開盤、收盤、盤中走勢、掛單價格、掛單數量、成交價、成交數量以及成交時間等信息。
盤面中顯示的內容太多,我們看盤時不可能做到面面兼顧。另外,各種信息的重要性也不一樣,有些信息對我們來說不太重要。因此,在看盤時,我們應該重點關注比較重要的內容。那么哪些內容屬于比較重要,需要重點關注的呢?
1.關注開盤時集合競價的股價和成交量
看盤時應關注當日的開盤狀態,看是高開還是低開。高開就是指當天的開盤價高于前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開就是指當天的開盤價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開盤價表示市場的意愿,其高低表示當天股價是上漲還是下跌。另外還需要看成交量,它的大小往往表示參與買賣的投資者數量的多少,它對一天成交的活躍程度有很大影響。
2.關注開盤后半小時股價的變動方向
通常情況下,如果股價開得太高,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落;如果股價開得太低,在半小時內就可能會回升。此時光靠開盤時的高開低開來判斷全天股價走勢就不是很準確了,就需要結合成交量的大小來進行判斷。如果高開半小時后又不回落,且成交量也呈放大趨勢,那么股票就很可能會要上漲。因此,對于有經驗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往往都會在10點之后才開始進行操作,當要買進股票時,在股價高開回落后買進,不會貿然追高;要賣出股票時,在股價低開回升時賣出,不會貿然殺跌。
3.關注買盤和賣盤
在看盤軟件的走勢圖中投資者都會直接看到“買五”、“賣五”、“內盤”、“外盤”、“委比”和“量比”等名詞。這些項目都是表示目前盤中買賣雙方力量對比的指標。如果以“委賣”價成交,則說明買方愿意以賣方的報價成交,以“委賣”價成交的量越多,就說明市場中的多頭氣氛就越濃。以“委賣”價實現的成交量稱為“外盤”,也稱為“主動性買盤”。反之,如果以“委買”價實現的成交量稱為“內盤”,也稱“主動性賣盤”。因此,當外盤大于內盤時,說明市場買方力量強勁,走勢向好;當內盤大于外盤時,說明市場中賣盤洶涌,走勢偏弱。
4.關注開盤后股票的漲跌停板情況
漲、跌停板的股票會對于其有可比性、同類型的股票產生助漲或助跌的作用。例如開盤后某只食品類股票出現漲停,在其做多示范效應的影響下,其他與其相近或有可比性的股票會有走強的趨勢,所以投資者應多關注漲停的股票,找出它們聯動的股票,跟蹤其聯動股票而伺機獲取收益,反之亦然。
5.關注阻力和支撐的情況
阻力越大,股價上行就越困難;反之,支撐越強,股價上行就越容易。因此,對阻力和支撐的把握有助于對股價未來趨勢的研判。當股價沖過阻力區時,表示股價走勢很強,投資者可買進或持股;當股價跌破支撐區時,表示股票走勢很弱,投資者可賣出或不進場參與。
6.關注買盤的變化
當股價沖高回落時,買1檔原有的300手接盤,瞬間變成了230手,減少了70手,隨后又變成了280手,增加了50手,接著又減少,又增加等。經過這樣若干次的變動后,這一價位的接盤數量與原來的就差不多了。那么,在這很短的時間里幾乎有相同的單子進進出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其實,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后面的單子成交,因為成交的原則是時間優先,即排在最前面的單子要先成交,將前面的單子撤下來,后面的單子才會往前移,成交的就是排在后面的單子了。既然后面的單子成交了那為什么又重新將單子掛上去呢?其實他們這樣做肯定是希望市場能在此價位接掉一些,但又不愿意股價回落過多,因此增加一些接盤量以壯聲勢。
喜歡小編分享的文章可關注公眾號越聲攻略(yslc688),更多股票技術分析方法及操作技巧值得你學習!
(本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時應審慎評估)
評論 1
魏ZZA317牛人 2018-10-10 11:15
快的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