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暢新材)是一家以電鍍金剛石線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創業板擬上市公司,主要產品為電鍍金剛石線,目前主要用于光伏晶硅、水晶、磁性材料和藍寶石等硬脆材料的切割,下游行業主要為晶體硅太陽能行業和LED產業。
從經營業績看,2017年到2019年,即三年報告期內,美暢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42億元、21.58億元和11.93億元,2018年和2019年營收分別同比上漲73.75%、下跌44.72%;凈利潤分別為6.78億元、10.24億元和4.09億元,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上漲51.03%、下跌60.06%,報告期內經營業績大漲大跌。按招股書的解釋,源于公司產品主要用于光伏晶硅的切割。報告期內,晶硅切割線的銷售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之比分別為100%、99.91%和99.21%,銷售收入高度集中于光伏行業。那么,隨著下游光伏行業的景氣輪回,公司的經營業績或將上演業績變臉的戲碼。
除了經營業績穩定性不佳外,我們發現,美暢新材招股書中披露的信息存在不少瑕疵,諸如:公司的用水量、用電量與產品產量不匹配,單位水耗和單位電耗異常下滑;工商信息中公示的已繳社保員工人數,竟然比招股書披露的全體員工總人數還多,都比較可疑。
單位水耗、電耗比較異常
在電鍍金剛石線的生產中,主要用到的能源是電力,另外還要用到水。可是,報告期內,美暢新材水和電力的采購量與電鍍金剛石線的產量明顯不匹配,單位水耗和電耗大幅下滑,比較異常。
先看單位水耗的情況。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美暢新材水的采購量分別為12.21萬噸、19.27萬噸和11.53萬噸,公司電鍍金剛石線的產量分別為798.43萬公里、1892.79萬公里和1989.44萬公里,將水的采購量除以電鍍金剛石線產量,可以簡單算出公司報告期內單位水耗分別為15.29公斤/公里、10.18公斤/公里和5.80公斤/公里(注:1噸=1000公斤),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下滑33.42%和43.03%,跌幅非常明顯。
數據來源:美暢新材招股書
再看單位電耗的情況。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美暢新材的電力采購量分別為3629.10萬千瓦時、7347.43萬千瓦時和6760.02萬千瓦時,如上所述,電鍍金剛石線產量分別為798.43萬公里、1892.79萬公里和1989.44萬公里,將電力采購量除以電鍍金剛石線產量,可以簡單算出公司報告期內單位電耗分別為4.55千瓦時/公里、3.83千瓦時/公里和3.40千瓦時/公里,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下滑15.82%和11.23%,跌幅也比較明顯。
數據來源:美暢新材招股書
按理說,對于制造業企業而言,在生產工藝穩定的情況下,各期單位水耗和單位電耗的變動幅度都比較小,應該是一個比較穩定的常態。可是,報告期內美暢新材的單位水耗和單位電耗分別累計下滑62.07%和25.27%,下跌幅度都比較高,就顯得比較異常了。
那么,上述單位水耗和單位電耗是否美暢新材對設備進行環保改造的結果?
一方面,就用水情況而言,翻遍招股書,美暢新材都沒有解釋為何報告期內公司的單位水耗會明顯下滑,更沒有一個字提及生產設備的用水改造。退一步講,假設公司新增了采用節水技術的生產設備,導致報告期內水的消耗量明顯下滑,但我們仍能通過產品產能變動和單位水耗數據的不匹配,判斷這一假設可能不成立。
據招股書披露,從2017年到2019年,美暢新材的電鍍金剛石線產能分別為845.93萬公里、2135.66萬公里和2338.91萬公里,2018年和2019年的新增產能分別為1289.73萬公里和203.25萬公里,產能分別同比增長152.46%和9.52%,假設新增產能全部來自采用節水技術的生產設備,公司單位水耗的同比降幅應該表現為2018年跌幅高于2019年。可是如上所述,2018年和2019年,公司的單位水耗分別同比下滑33.42%和43.03%,2019年跌幅反而高于2018年,與之前的假設完全相反。
數據來源:美暢新材招股書
另一方面,就用電情況看,招股書對單位電耗下降給出以下解釋:2018年,公司對生產設備的保溫材料提升改進,降低了生產過程中的能耗,而且隨著產能大幅提升,單位產品所攤固定電費(如空調、照明)有所降低。2019年,公司采取了降本增效措施,通過改善通風,降低空調運行時間,減少照明強度等方式,降低了耗電量。這看似完美解釋了單位電耗下滑的原因,可是有一個問題似乎被招股書忽視了。
如上所述,2018年度,美暢新材新增產能為1289.73萬公里,同比增長152.46%,如此巨大的新增產能投產之前,需要一段時間進行低產出高能耗的試生產,以調試生產設備達到正常工作狀態,因此通常都會導致當期單位電耗大幅上漲,可是美暢新材的2018年單位電耗同比下滑15.82%,當期公司的單位電耗并沒有出現應有的上漲,這就需要公司給出合理的解釋了。
實繳社保人數比員工總數還多
2018年和2019年,美暢新材和下屬全資子公司楊凌美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暢科技”)的員工總人數,竟然比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的已繳社保人數還要低,令人匪夷所思。
先看美暢新材的情況。招股書顯示,2019年末,公司員工總人數為658人。可是,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提供的美暢新材2019年年報,當期公司已繳社保人數分別為:養老保險674人、失業保險680人、醫療保險683人、工傷保險683人和生育保險683人,比招股書中當期末員工總人數分別高16人、22人、25人、25人和25人,差異比較明顯。
數據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數據來源:美暢新材招股書
再看美暢科技的情況。據招股書披露,2018年末和2019年末,該公司員工人數分別為496人和711人。可是,在工商系統的年報中,2018年度,美暢科技的已繳社保人數分別為:養老保險521人、失業保險519人、醫療保險520人、工傷保險520人和生育保險520人,比招股書中2018年末員工人數分別高25人、23人、24人、24人和24人。2019年度,美暢科技的已繳社保人數分別為:養老保險729人、失業保險731人、醫療保險735人、工傷保險735人和生育保險735人,比該公司2019年末員工人數分別高18人、20人、24人、24人和24人,差異也比較明顯。
數據來源: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正常情況下,一家企業的已繳社保人數肯定低于或者等于企業總人數,通常不會高于企業總人數。美暢新材和美暢科技的已繳社保人數竟然明顯高于招股書披露的企業員工總人數,十分罕見!
至于招股書上是不是少報了員工人數?相應的有沒有壓低人工成本?需要美暢新材給出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