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財出品“ 大國崛起系列,次新股研究專題。”
本期選擇了德馬科技。
01
—
德馬科技的創業故事
德馬科技的董事長卓序,中國國籍、澳大利亞永居權,人非常低調,公開資料很少,本科學歷,畢業學校不詳,1960年出身,現在60歲,那個年代的本科學歷也是很厲害了。
1988年到1997年,他是浙江雙里集團滾筒廠的廠長,鐵飯碗。因為一次偶然的出國考察,卓序參觀了一個著名外國企業的大型物流中心,第一次看到十幾公里的輸送機像高速公路樞紐一樣,錯落有致的分揀機有條不紊地工作,他被這種場面震撼到了。回國后,他多次向領導建議涉足物流行業,但是自己的想法一直得不到實現,而后卓總所以決定下海創業。1997年他在浙江湖州創辦了德馬,在創辦初期選擇了從自己熟悉的老領域入手,著手物流設備的關鍵零部件滾筒生產,第一年銷售額就達到500萬元,第二年到了1000萬元。
最近也回顧了不少企業的創業故事,多讀書很重要,不然怎么年紀輕輕90年代就能有出國公干的機會,不出國就少了很多機緣去發現這些改變中國的機會。包括馬云最初創立阿里巴巴的靈感也是去了一趟美國。
圖 卓序 60歲 年輕的時候應當風度翩翩、非常英俊了
之后,德馬抓住了物流科技行業高速發展的機遇,往輸送分揀系統服務商轉型,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在倉庫中,在分揀、搬運、堆垛等方面代替人工。這個過程中,卓總非常重視外部人才的引入,卓總的國際化視野也幫助了德馬在技術上快速發展。
2003年,德馬進入上海,引入外部人才成立德馬分揀技術研發中心,先后開發了重力貨架系統、滑塊式高速分揀機、交叉帶高速分揀機。
2005年前后,針對輸送分揀設備高度定制化而無法實現大批量生產的問題,德馬提出通過標準化模塊搭建個性化系統的理念,并在2008年邀請美國專家來到德馬工廠指導。
2012年,德馬決定聚焦核心業務,公司完成了業務重組,毅然停掉重力貨架、工具柜等業務,確定輸送分揀為公司核心業務,同時啟動德馬品牌全新升級。隨著電商快速發展帶來輸送分揀系統市場需求急劇擴大,德馬輸送分揀產品憑借高品質和快速供貨,得到了亞馬遜、京東、蘇寧、唯品會等電商龍頭企業的一致認可。
今年德馬敲鐘登錄科創板。
02
—
公司生產哪些產品?
公司的產品主要是自動化的輸送分揀系統以及關鍵設備。關鍵設備包括箱式輸送設備、托盤輸送設備、垂直輸送設備、交叉帶式分揀機、滑塊式分揀機、智能機器人揀選系統。
名詞很復雜,但實現的功能類似的。以快遞行業為例,分揀輸送是物流輸送環節中的重要功能要素,也是出庫、配送前的重要準備性工作。分揀輸送作業是根據訂單類型、目的地、包裹體積、總量等信息,按一定方式進行分類、集中,等待配裝送貨的作業過程。目前的快遞站都不是人來分揀了,在運輸帶上,通過視頻識別和射頻(RFID)、紅外激光識別技術,自動化的實現包裹的分揀。
圖 這是箱式輸送設備,簡單的來說,就是運箱子的傳輸帶,上面的銀色的一個個圓柱形的東西就叫滾筒,公司最早就是做這個起家的。公司在滾筒領域國內市占率第一,20%的占有率,每年500萬支以上的出貨量。
這就是托盤輸送設備,運托盤的
這是垂直輸送設備,前面的都是平著運,這個設備是豎著運,可實現不同樓層間輸送系統的連接。
交叉帶式分揀機。物品在傳輸帶上經過,自動分揀落在下面不同的槽里
滑塊分揀機,簡單的說就是包裹會在不同的通道上被滑塊推下去
這個就是機器人揀選系統,不用靠人在巨大的倉庫里一個個找貨,機器不存在記憶力的問題,找東西比人靠譜多了
03
—
乘電商的東風
輸送分揀設備市場規模大概是80億,公司市占率差不多是7.4%。公司的系統產品客戶主要是電商,京東、菜鳥、唯品會、蘇寧、順豐、亞馬遜等等,大的電商基本都用。關鍵設備產品的客戶主要是電商系統集成商,比如今天國際、中集天達等等。
從一些指標來看,公司的設備在效率和運行上確實有一定優勢,而且作為本土企業,最大的優勢是需求響應快。在企業里做這一塊的應該很有感受,外企的員工,周末是不會來響應你的需求的,而且遇到點事情,外企員工向上匯報要發郵件,決策流程緩慢。本土企業的員工啥時候隨叫隨到,買方就是爸爸。
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商務、快遞物流,行業集中度雖然沒有披露數據,但看看大客戶列表就知道,基本都是電子商務企業,其他還有一些服裝、醫藥、煙草行業的客戶。公司近幾年主要還是靠電商的快速增長而發展起來的。而電商行業增速即將放緩,從快遞網點數量來看這幾年也停滯不前。這也會對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帶來較大壓力。
結構的變化也是值得關注的一點,正常項目制企業發展過程中,隨著品牌的增強,系統的銷售占比會越來越高,零部件銷售占比會降低,畢竟系統集成是附加值更高的業務。但公司這幾年系統營收的占比下降了,而零部件銷售占比是提升的,這應該也是說明了快遞分揀體系建的差不多了,自動化系統該上的都上了,系統的銷售增速有所放緩。
圖 各業務營收占比
04
—
德馬的看點
1)輸送分揀設備技術領先,指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2)客戶資源積累廣泛
3)快遞電商差不多飽和公司,下一步公司能否再抓住新興領域的機會,比如生鮮冷鏈等領域客戶輸送分揀的需求,把體量繼續做大
4)更遠期,無人化是大勢所趨,僅僅是輸送分揀環節市場空間是比較小的,公司能否持續進行產品創新,把業務領域向無人生產、無人制造延伸,把自己從物流裝備企業變身為智慧工廠解決方案提供商
05
—
財務視角
1)營收增速近三年增速下滑,主要是由于電商快遞行業需求逐漸放緩,公司亟需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否則增長將面臨持續性問題。
2)公司收入確認相對激進。根據招股書披露,公司采用的確認收入方式為在初驗完成后即確認收入,早于同行業通常按終驗完成后收入確認的方式,這樣調節回按同行業普遍的收入確認收入,凈利潤大約要調低18%才可比。
3)回款賬期相對較長。與杭叉集團做比較的話,雖然都是做物流裝備,杭叉以叉車銷售為主,叉車從行業屬性來說,是相對標準化的產品,下游客戶也眾多,有大有小,下游沒有那么強的議價能力,加上公司的品牌壁壘和對銷售信用條件的控制,杭叉的賬期控制在一個月左右。而德馬由于系統銷售這塊大客戶都是京東、菜鳥、亞馬遜這樣的重量級平臺,客戶議價能力很強,而且公司的自動化物流系統是非標的,根據客戶需求定制,項目制的業務模式,也使得客戶有比較長的驗收周期,導致公司回款賬期在100天左右。
4)系統毛利率逐年下滑。其實這還是反應大客戶議價能力強,比如京東的項目大客戶對一些設備的品牌有自己的要求,公司外購這些設備,導致項目毛利率很低,而且公司這幾年為了拿標桿項目,可謂有不少讓步,比如唯品會的項目3個點不到毛利率他也拿。
圖 各業務毛利率
5)公司過往的內部管控和財務管控還是有不少的黑歷史。16-17年的時候財務人員發生了挪用資金的情況,2016年公司在新三板掛牌時發生年報未按時披露的情況。
很少在財務這塊寫那么多點,只能說明公司財務上值得關注的點確實比較多…….
06
—
公司風險
1)過去是依托電商快遞行業的高速發展而快速增長,近三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有放緩,如果不能拓展新的業務方向,公司未來有增長的持續性問題。
2)公司的產品主要銷售京東、菜鳥等行業大客戶、面對大客戶,公司相對議價能力弱,且大客戶的需求存在較大波動,今年采購了,第二年可能就沒訂單,代表公司的訂單和銷售收入也可能會有較大波動
3)管理層團隊相對老化,基本都出身在50-70年代。
07
—
新股指標一覽
......(略)
我覺得德馬未來的走勢可能會像杭叉集團。杭叉上市后經歷了漫長的殺估值過程,最低的是時候殺到了12倍估值,因為叉車本身屬于傳統行業,增長緩慢,向安徽合力也差不多都在10倍左右的估值水平,但是杭叉管理層和研發穩扎穩打,推出適應行業變化的新產品,高排放標準燃油叉車、鋰電產品、智能AGV產品等,儲備了大量知名客戶,同時把業務向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延伸,于是公司今年開啟了估值修復。
而德馬的基本盤,還是比杭叉差一些,無論是輸送分揀系統和設備業務的現金流產生能力,還是增長的持續性,都沒叉車那么穩健。未來公司股價要有大的表現,也還是得期待公司新領域、新產品的拓展。不管怎么說,德馬可以過個一兩年再看看,先等他殺估值吧。
特別提示:本文僅做學習交流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需謹慎!
瀏覽全文,歡迎搜索關注“小旺柴的投研館”
評論 1
無限真言 2020-08-23 09:27
想進科創板,銀行卡里面的零個數滿足要求就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