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在2020年的世界半導體大會上,臺積電南京公司總經理羅鎮球表示,臺積電5納米產品進入批量生產階段,3納米產品將在2021年面世,且于2022年進入大批量產。
這是坐實了前陣子市場對于臺積電的傳聞,5納米量產,以及3納米提前布局已經提上了日程,讓后來者追趕難度再度加大。
我們喜歡用“彎道超車”來形容走捷徑,從目前來看,臺積電面前沒有彎道可言。
A股科創板上市公司中芯國際收盤大跌6.44%,創出上市以來新低。國證芯片指數大跌4.3%,半導體50指數下跌3.49%,領跌兩市指數板塊。
由于特朗普的“圍追堵截”,根據相關分析的文章推斷,中芯國際在不使用EUV光刻工藝的狀況下,最早將于2021年批量生產7nm。
也就是說,臺積電的技術,始終遙遙領先于世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沒有“利器”的情況下,被臺積電再度拉開距離,情理之中了。
市場的下跌,除了這一因素之外,還有另一隱憂。
相關報道顯示,因為受美國制裁,華為已經大舉增加了臺積電5納米投片量,擠爆了臺積電5納米產能。
臺積電則將相關芯片9月14日之前全數出貨給華為,之后,兩者之間將無業務來往。
8月7日,華為余承東表示,“由于美國的制裁,華為領先全球的麒麟系列芯片在9月15日之后無法制造,將成為絕唱。”
世界半導體大會上,半導體協會副理事長表示,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達到3539億,同比增長16.1%;2020年芯片進口將繼續連續三年保持在3000億美元以上。
一邊是中國巨額進口,一邊是技術創新被“卡脖子”,特朗普的用心,昭然若揭。
即便是疫情影響下的中國,相關產業依然勢不可擋。但有相關人士認為,A股有相當一部分股票炒得有點高了,尤其是二級市場上的一些芯片概念。全年的半導體產業,能否取得高增長,還要看下半年!
這句話,很值得令人回味的。
為啥還要看下半年?
9月14日之后,華為受到打壓后到底影響有多大,華為能不能度過這一劫,能不能抗住壓力,還有待觀察。
如果離開了臺積電的代工, 5納米的芯片,短時間華為是找不到新的突破口的。而中芯國際,7納米還沒量產,讓華為眼巴巴的等待中芯國際的5納米量產嗎?
閑閑財經認為,恐怕黃瓜菜都涼了!縱然等來了中芯國際的5納米,人家臺積電的2納米估計都量產了,同樣落后世界。
一流的企業,當然需要一流的支持,支持跟不上,華為的一些領域的領先優勢恐怕難以為繼了。
不說別的,就說手機,蘋果、三星,恐怕借機占領制高點了。
沒有好的芯片,何談高端手機?
這僅僅是手機,還有5G商用的問題。
2019年10月,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工業與信息化部副部長陳肇雄透露,截至目前,5G基站芯片已普遍采用7納米工藝。
手機占領不了制高點,還不是最致命的。那我們大力推廣的5G應用芯片,采用的是7納米工藝,而臺積電一旦不能供貨之后,中芯國際7納米的芯片還沒有量產!
這是多么嚴重的問題啊!
也就是說,在中芯國際7納米芯片沒有量產之前,華為的5G商用問題(5G基站)可能都會受到影響,對于華為來說,這可是一個致命打擊!
當前先不要考慮制高點的問題了,先要考慮生存危機,對于華為來說,時間就是生命,爭取更多的時間,簡直就是“續命”,所以,在9月14日之前,下足夠多的訂單,也是無奈之舉。
從現實出發,有沒有破局的方法?
閑閑財經不是相關專業技術出身,問題又十分棘手,特朗普真的把華為人,難壞了。當前之華為,已經是中國高新技術行業的標桿,我們當然希望這桿大旗不能倒,在美國的高壓下,反而我們越活越頑強才好。
人是活的,技術是死的。
既然華為的5G技術世界領先,并且任正非老早還宣布過華為已經著手研究6G了,這不是一般的深謀遠慮,對于特朗普的制裁,這個問題肯定有解的,甚至可以繞開短期7納米工藝問題。
怎么繞開?
閑閑財經閱讀量大量關于相關網友討論的觀點,有一個觀點,或許正是華為“南泥灣項目”著手正干的事情。
華為想要通過短時間生產出5納米,或者7納米的芯片,幾乎是不可能的,按照正常套路出牌,是不可能解決問題。
有個觀點分享一下給大家:如果5G原理上有突破,可能就不必使用這么高速的計算能力了,估計70nm就夠了。
這是一個網友的論斷,盡管咱們不是專業人士,但認為說得有道理。
這是從5G原理重新思考,這個本身就是華為的強項,回歸5G之根本,重新發現解決問題的出路,只有降低芯片的要求,才是短期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不能光在芯片這個問題上吊死。
頑強的中國人,我們相信,關鍵時刻,總是能找到出路。
評論 7
貓眼63056802 2020-08-26 22:42
拿下臺灣島,控制臺積電,南京也有臺積電嗎,全控了
用戶6503126569650 2020-08-26 22:40
幾納米和我們都沒關,不賣給我們
奮斗路上的自己58691 2020-08-26 22:28
2022年出零納米
指點迷津助你成功666 2020-08-26 22:26
下一個偉創力!
星歸桃源 2020-08-26 22:23
民用,7毫米真的足夠,起碼3-5年內是接受得了啦
用戶9589287861184 2020-08-26 22:16
中華民族最強的企業!中山先生的夢想實現了
用戶6041563167223 2020-08-26 22:05
拿下臺灣島,控制臺積電,什么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