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2020年中期業績一經發布,收獲一片好評,原因很明了——2020年上半年,其是內地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家新業務價值維持正增長的險企,尤為難能可貴,于是券商紛紛維持買入評級。
就在幾年前,主要競爭對手的“超人計劃”還大有市場,幾年后,重振國壽、鼎新工程等戰略指引之下,重新出發的中國人壽正在競爭中贏得身位。
中國人壽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現場
新業務價值維持正增長,成就上半年上市險企“唯一”
按照慣例,每年的開門紅期間,1月險企往往主推儲蓄型產品,2月3月則是主打重疾險為主的價值型業務,但因為1月末疫情的突然爆發,壽險業的業務發展節奏被徹底打破,更依賴面對面銷售的價值型業務首當其沖。
雖然上半年,國內人身險公司整體依然實現了原保險保費的正增長,但從上市險企公布的半年報來看,大多數險企的新業務價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中國人壽是其中唯一的例外。
2020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4273.67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新單保費收入1462.14億元,同比增長14.37%。同期,其新業務價值達到368.89億元,同比增長6.7%,新業務價值率達39.3%。
受益于價值型業務的正增長,上半年末,中國人壽內含價值首次突破萬億大關,達10158.56億元,較2019年底增長7.8%。
作為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家在上半年實現新業務價值正增長的公司,內含價值亦首次突破萬億大關,中國人壽的成功有何秘笈?
提早布局開門紅,有效把握疫情下業務節奏
中國人壽是內地上市壽險公司中最早啟動開門紅的公司之一,在2019年10月20日便開啟開門紅預收,并將11月8日作為首爆日,相較2018年整整提前了一個月的時間。回過頭看,由于開門紅準備時間充分,中國人壽在這次疫情中掌握了主動權。
數據顯示,中國人壽在2020年1月實現原保費收入1935億元,同比增22.62%,在上半年總保費收入中占比45.28%。從上半年每個月份看,除了3月份保費收入較2019年有下滑之外,其余5個月份均有不同程度增長。這也意味著,就單月而言,代理人整體傭金收入并未受到很大的影響,疫情期間代理人隊伍的留存壓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3月份以后,疫情影響逐漸減弱,隨著復產復工的推進,人身險業迎來第二波開門紅行情,中國人壽也緊抓機遇,有效把握業務節奏,保費收入也逐漸回暖。
疫情期間適時調整產品結構,堅定做強個險、明確銀保渠道定位
產品結構方面,在疫情的特殊環境下,中國人壽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尤其是健康保障需求的激增,有針對性的進行產品開發。
2020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共升級和新開發產品194款,其中健康險177款,占比超過90%,此外還有壽險10款、意外險4款和年金險3款。
渠道方面,上半年,中國人壽持續聚焦價值提升,加快轉型變革,“一體多元”發展體系實現調整落地,個險、銀保渠道保費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個險渠道方面,上半年中國人壽逆勢招聘,在渠道總人力下降5.26%的情況下,個險板塊人力仍同比增長7.44%至169萬人,保費收入達3560.75億元,同比增長10.1%。同時,中國人壽新版基本法也落地實施,充分釋放制度升級紅利。
銀保渠道則回歸渠道定位,堅持規模與價值并重,總保費達285.42億元,同比增長70.4%。此外,上半年團險渠道總保費165億元,同比下降1.8%;其他渠道合計保費262.50億元,同比增長24.8%。
得益于合理的節奏安排,敏捷的反應速度,中國人壽將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了最低程度,不過,由于去年的稅收優惠政策導致凈利潤基數增高等因素,上半年,中國人壽歸母凈利潤還是出現了明顯的回調,具體為305.35億元,同比下降18.8%。
盡管如此,因為新業務價值依然正增長,券商仍紛紛給出積極評價,上調目標價,并重申“買入”評級。
鼎新工程威力漸顯,銷售、投資、運營、科技能力不斷精進
近些年來,全球市場利率不斷走低,中國宏觀經濟增速也不斷下滑,更重要的是,國內壽險業過去20多年快速發展所依賴的最根本的動力源——人口紅利也在逐漸減退,過去以費用換市場的發展方式不再適用,保險真正走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高質量發展”成為市場主旋律。
然而企業的轉型,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對于中國人壽這樣的老牌險企,家大業大,慣性也大,要想“脫胎換骨”,更是要從長計議。
2019年中,中國人壽正式宣布啟動以革故鼎新為目標的“鼎新工程”,為未來變革轉型做出全面規劃——這是一項面向未來兩三年的總體布局,涉及到中國人壽轉型改革的方方面面。
2019年下半年,“鼎新工程”先是將工作重點鎖定為以“強總部、精省域、優地市、活基層”12字方針為思路,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覆蓋總部和分支機構。在這一目標指引之下,中國人壽重構組織體系,釋放機制活力,組建了大個險發展中心、多元發展中心,投資管理中心,以順應高質量發展要求。
其中,大個險中心擴展至6個部門,將業務結合緊密的營銷、收展、企劃、運營、教育培訓、綜合金融都納入其中,更有利于大個險的業務拓展;其余業務條線,包括團險、銀保、健康管理、基金銷售等部門則統統納入多元發展中心;投資管理中心也下設6大團隊,推進投資管理體系更加完善的同時,全面實施市場化的人才發展機制、薪酬激勵體系,以進一步開發投資端潛能。
2020年是“重振國壽”由“開局起勢”向“攻堅突破”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中國人壽繼續深入實施“鼎新工程”,以強化高質量發展和優化業務模式為目標,切實加強各領域能力建設。
在銷售管理方面,積極推進“一體多元”發展布局,加快個險新陣型融合,加強個險生產單元規范化管理,進一步夯實銷售管理基礎;探索銀保渠道轉型路徑,強化團險、健康險專業化發展能力建設,全面推進多元板塊轉型升級。
在投資管理方面,以市場化為方向完善投資管理體系建設,以賬戶為維度統籌資產配置與委托管理,以品種研究和策略優化為重點提升投資能力。
在運營服務方面,持續提高運營精細化管理能力,提升全流程線上化與智能化水平,以集約化提高作業效率;構建客戶體驗持續跟蹤和優化機制。
在科技支持方面,按照扁平化原則調整改造產品開發團隊,激活團隊活力,大幅提升科技響應速度。在風險管控方面,加強風險管理信息化與智能化建設,探索風險管理集中作業建設,提升風險管控效率,嚴守風險底線。據悉,目前,中國人壽2萬個營銷職場已經實現了電子化全覆蓋,很多銷售團隊一個手機在握就可以實現移動辦公。
下半年“鼎新工程”依然繼續。在7月召開的在中國人壽年中工作會議上,中國人壽總裁蘇恒軒透露下半年的工作重點將是圍繞“一體多元”組織體系改革落地,持續推進前中后臺人員配置,完善一體和多元板塊內和板塊間的協作機制,充分釋放改革紅利。
除此之外,中國人壽還將積極推進市場化改革。加大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力度,加快專業人才引進,完善業務高質量發展薪酬激勵機制,引導薪酬分配向價值創造和業務質量好的機構傾斜,促進機構做大做強做優;與此同時,強化科技和服務賦能。
發展有速度,轉型有力度,中國人壽市場老大之位,穩了
一直以來,中國人壽都穩坐中國壽險市場頭號交椅,牢牢占據保費收入排名榜的頂端。但隨著市場化競爭加劇,面對市場主要競爭對手率先完成轉型,專注個險渠道,保費收入突飛猛進的情況,中國人壽雖仍保持住了市場第一的位置,一度卻顯得有些被動。甚至于在2016年前后,個險渠道的一些核心指標甚至都面臨與主要競爭對手貼身肉搏的場面。
2020年上半年的成績單出爐后,證明中國人壽這一行業巨擘已經成功走出轉型低谷,實現V型反彈,拉開與主要競爭對手的競爭身位,其市場老大之位,日益穩固,所謂的“超人計劃”也正式成為過去式。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人身保險行業持續深化的內涵式發展,行業巨頭們將進一步主導市場發展,在以保險支付為核心,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條,甚至構建健康養老服務生態體系的新一輪行業熱潮中,以中國人壽等為代表的行業巨頭們,顯然在競爭中更具優勢。
在中期業績發布會舉行的前一天,萬達信息公告稱,擬在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中引入中國人壽為公司戰略投資者。中國人壽擬以不超過20億元認購萬達信息本次發行的不超過9285.051萬股股份。認購后,中國人壽對萬達信息的持股比將提升至24%——中國人壽與萬達信息,二者的融合再度升級。
近年來,中國人壽多次增持萬達信息,直至成為其第一大股東,所看重的正是萬達信息與中國人壽壽險主業之間的巨大協同空間,包括醫保科技、健康管理服務、智慧城市、醫療健康、云計算、大數據等方面,都是當下以保險為主導的健康養老生態建設中,最亟需的技術要素。據悉,中國人壽與萬達信息在醫保科技方面的首個合作項目已有成果,已中標海南醫保基金監管項目。
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率領下,中國人壽打出了節奏,打出了氣勢,正重拾往日榮光,對此,在7月22日舉行的上半年工作會議上,中國人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濱用“發展有速度”、“轉型有力度"、"擔當有溫度",高度評價了壽險公司的經營發展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