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2008年以來由估值驅動的快速上漲是不可能持續的,未來一定會面臨較長期的調整或上漲減速,中長期看現在不是配置美股的好買點。未來當美聯儲政策轉向緊縮,或者拜登大選勝出推行科技巨頭的加稅政策,都可能成為觸發市場轉向的導火索。這兩天美股的快速下跌,是高估值下的自發調整,雖然估值高,但由于美聯儲仍在不斷強化寬松預期,加上特朗普因大選需要有維護股市的動力,博弈因素很多,短期行情無法判斷。
美股調整對A股影響,主要是引發北向資金流出,目前這種程度,對A股不會有太大影響。決定A股未來方向的還是自身估值水平、經濟復蘇預期、政策方向、外部壓力這4個因素,目前A股整體估值中等,但必需消費、醫藥等行業估值較高,經濟復蘇預期不錯,政策方向預計暫時不會有太大調整,外部壓力不確定性大,我認為現階段性價比比較高的方案,是博弈周期和價值股的估值修復。
看5-10年長周期的話,認為A股的潛力好于美股。
過去十年,由于國內資本市場發展滯后,A股IPO限制不符合互聯網公司的特點,導致大批龍頭科技公司去境外上市,國內資本市場錯失了一波發展機會,大部分境內投資者也沒能分享到這波紅利。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后,這一問題解決,大批科技企業能夠在A股得到融資。A股傳統結構是金融股和周期股占比高,未來市場里科技股占比會逐步提升,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會得到改善,A股會有更好的增長性。
對中國經濟也不需要太悲觀。中國經濟雖然在減速,但仍保持著全球主要經濟體里最快的增速,這會增強A股的相對吸引力。這些年我們一致在致力于經濟轉型,供給側改革淘汰傳統行業的落后產能,希望把經濟驅動力由房地產帶動的周期行業增長,轉變為科技驅動的高端制造增長。大伙都可以感受到,以5G為標志,我們部分科技領域的水平已經追到了世界前列,隨著未來這波科技紅利釋放,目前支持上市的這波科技企業,是最有成長希望的板塊。現在的問題就是科技股估值偏高,而且個股的不確定性大,將來等科創板50ETF這樣能提供分散性的基金上市后,再等機會能以更合理的估值買入,會是很適合長期持有的成長性資產。
另外仍然可以關注黃金的機會。近期黃金出現了調整,但大周期還是要看美聯儲的政策,如果美聯儲真的要持續數年的低利率,那么黃金就仍然有機會。此外還有個長期因素,隨著美國GDP在全球經濟中占比的逐漸下降,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也會松動,一旦美元地位下滑,那么黃金可能會有持續時間更長的一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