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通俗易懂的深度個股分析,就看價值事務所
前些日子,國家第三次帶量采購出了結果,偉哥,之前100多一片,降到現在2塊錢一片;復星醫藥旗下的江蘇萬邦,非布司他之前賣挺好,之前12塊多一片,現在降到1塊錢一片....
這次集采一共涉及44種藥,如果不考慮這些藥品之前的收入情況以及生產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成本,單單看這中標價格,這44個藥中,有8個藥品至少需要賣出1億片才能收回成本。
康康,這是何苦呢?
所以,仿制藥這個賽道不好玩,創新藥仔細想一想,其實也不好玩。
創新藥,藥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金錢去砸,砸出來還好,要是砸不出來呢?我們看到好多帖子噴創新藥貴,人家必須貴呀,一個藥企投入研發動則幾十億,可能就成功一款藥,那這款藥要在專利期內收回全部的成本還要有回報公司的利潤,自然得定個高價。
好了好了,咱扯遠了,雖然嗑藥總出百倍大牛股,但是這個賽道真心太難混了,一不留神就踩坑..
因此,《價值事務所》有時候更喜歡醫藥行業賣鏟子的CRO(之前有寫過文章),以及,今天要說的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遇上集采會被錘么?
首先,很多朋友擔心醫療器械進集采,《價值事務所》認為,必須先說明這個問題,的確,從政策來看,集采今后會逐步滲透藥品、器械、耗材,跑是跑不掉的。
但是吧,醫療器械和耗材,因為規格啥的不太容易統一,集采實施起來,難度是相當的大,所以呢,我們認為,器械面對集采的壓力比起藥品來會小很多。
尤其是一些高端創新貨,即便想集采,也沒有競爭對手來喊價呀。器械可不是仿制藥,像白菜一樣不值錢。
比如,邁瑞醫療的監護儀、心脈醫療的冠脈支架、南微醫學的牽引器等等,都是公司比較特別的產品,其他公司想仿的都難,你說,這咋搞集采?
因此呢,單單從政策角度來看,我們覺得,醫療器械受政策的制約是較小的。
醫療器械的銷售模式
目前,醫療器械的采購大戶,主要還是國內的公立醫院,而公立醫院,涉及到買醫療器械,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政府集中公開招標(其實和藥品的集采非常像)、另一種就是醫院自己買。
政府集中采購的部分咱就不重點講了,主要講講醫院采購,醫療器械公司去醫院銷售自家器械的時候,肯定不能像藥品一樣,直接找醫生或者找藥劑科主任,因為涉及金額太大,這些小醫生、科主任的根本沒有這個權利定奪。
這樣的開支,一定要找院長級別的才行,找醫院的最高層,然后從上往下層層推進,因為器械購買后,還要涉及培訓相關人員操作,后續的維修保養,系統的跟進,總之,跟著機械一起賣的是一套解決方案。
比如核磁共振這種設備吧,動不動就是上千萬,入院后,還要建設一套系統來支持它,再培訓使用的操作人員(放射科的醫生),然后還需要持續地給醫院提供耗材,設備哪里不對了,還要隨時上門服務。
這樣的銷售流程,未來有什么優勢呢??
代表未來的療法
還記得,我們在安科生物的文章中講過CAR-T療法嗎?(沒看過的朋友,去公眾號后臺回復安科生物,就會自動蹦出來相應文章)
2017年,諾華公司上市了世界上第一款CAR-T療法,這個療法的售價為:47.5萬美金(約合330萬人民幣)。
CAR-T,中的T,就指的人體免疫T細胞,這款療法就是把患者體內的T細胞提取出來,裝上一個可以識別腫瘤表面特殊的受體CAR的“設備”,再批量復制,輸回患者體內,于是,患者的免疫細胞就復工復產了,看到帶CAR的癌細胞就會主動去結合,然后揍他。
看到這里,用腳想也能知道,今后類似CAR-T這樣的療法,會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多,畢竟,他是有針對性的靶向治療。想想傳統的癌癥治療,化療&放療?殺死癌細胞之前,先把你的正常細胞殺得差不多,完全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還不一定能夠殺干凈。
雖然很貴,貴得要死,但總比之前沒得救的好。
我們知道,傳統的化學藥十分容易仿制,也許你辛辛苦苦花幾十億研究出來的化學藥,一瞬間就被競爭對手抄了過去,只需要投入幾百上千萬人民幣,一個仿制藥就出來了。
因此,在國外來說,許多尖端醫學研發機構,研究出新藥以后,從來不想自己建公司生產銷售,而是賣給大型藥企。原因也很好理解,他們需要在新藥保護期內,快速的把藥推廣到全球,然后收回成本再賺取一些利潤。大型藥企,養著一大堆醫藥代表,只有他們才能有實力將一個新藥迅速推廣到全球,并且,他們也可以很快量產。
可是,如前文所說的CAR-T療法,以及之前我們講過的基因療法,他們都不屬于“傳統意義上的藥”,藥要批量生產就是個化工問題,十分容易,療法不一樣,需要從病人身上采集細胞最后輸回去,這個階段應該在醫院完成;而把采集到的細胞特殊處理,再復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在醫藥公司或者研究機構完成。
看到這里,大家有沒有發現,傳統的商業模式,失效了?
首先,這樣復雜的治療模式,醫藥代表點對點的對醫生兜售是沒有用的,以前開一款藥,醫生說開啥就開啥,這樣復雜需要多方配合的療法,醫生拍不了板,可能需要院長和“藥企”合作開辦xx療法中心,在那里面完成。
看到這里,大家發現什么么???
這個CAR-T療法的銷售模式,不像傳統的化藥,反而更像醫療器械的銷售模式??
醫療器械和生物療法
講了這么多醫療器械和生物療法,其實我們就是想引出這一節。要知道,投資投的就是未來,很明顯,未來是精準醫療的時代。
而精準醫療,傳統化藥的那一套模式就不好使了,這中間一定會誕生一種新的協作鏈。
《價值事務所》經過長期的調研,一致認為,未來,大型的醫療器械公司,十分有希望成為精準醫療中重要的一環。
想想看,醫療器械公司的銷售模式,是不是十分符合生物療法的銷售模式?
其次,我們前文講了,療法,需要從病人身上采集細胞,再把采集到的細胞特殊處理,再復制,最后再輸回去。
但是這個過程十分復雜,目前的模式是,采集細胞在醫院完成,特殊處理,拿回實驗室,輸回去又在醫院完成。
那未來,極有可能把所有的操作都固化到一個大型的醫療器械里,從病人身上采集細胞,送入器械,系統處理,然后輸出活細胞,再植入病人的體內。
因此,未來,國內的大型醫療器械公司實則面臨兩個機會,一是國產替代化、一就是生物療法器械化。
如果,這些大的醫療器械公司,把握住了這兩大方向,是十分容易,長成一家萬億美金級別的公司的。
基本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下個結論:醫療器械賽道,是最好的賽道,幾乎可以說沒有之一!為什么說幾乎沒有之一,是因為消費賽道可能會有一些異議,但至少堪稱絕代雙驕!
溫馨提示:《慢慢變富》專欄不是更新30篇就完結了,每周六更新,持續進行中。最新已經于9月12日上線。
如果你想學習一點財務分析,一定要選擇Vive的專欄課程,你不會失望的!


評論 22
用戶2716142187345 2020-09-17 09:24
安科生物
用戶2272137338260 2020-09-17 09:12
安科生物
翳風犇 2020-09-17 08:47
喊你接盤!
kong7109739 2020-09-17 08:43
安科生物
用戶1485735449817 2020-09-17 08:40
安科生物
霹靂菩薩3333 2020-09-17 08:31
轉發了
艾瑞123170 2020-09-17 08:30
安科生物
用戶1370239861308 2020-09-17 08:28
安科生物
玉黃金 2020-09-17 08:28
藥店你去買買,價格還是沒降
水gege 2020-09-17 08:28
安科生物
用戶389202769270 2020-09-17 08:23
安科生物
dellxd 2020-09-17 08:21
這票現在下跌通道,買了就套哦
似水年華176955802 2020-09-17 08:19
醫保集采對醫藥行業的影響的結果目前還不清楚,因為中國和美國等發達國家國情不同,高額醫保必然不能持續。 相對來說,大部分是自費的醫療項目就沒有收到沖擊,比如激光治療近視眼,疫苗行業,保健品行業。
男兒當自強204863914 2020-09-17 08:13
醫療器械國家集中采購馬上開始,基本克隆藥品集中采購模式。兩年后冷暖自知
用戶5850095539001 2020-09-17 08:01
請你對688277天智航-U做一個點評好嗎?謝謝老師
午子茶 2020-09-17 07:57
轉發了
華153196503 2020-09-17 07:50
安科生物
曾正成Allen 2020-09-17 07:48
安科生物
走路蹦噠 2020-09-17 07:27
轉發了
白云深處zyf 2020-09-17 07:16
轉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