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資者都在股市中摸爬滾打,有些甚至長達數十年,可是最后卻還是不知股票的門道所在。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從本質的角度來為大家分析一下,到底怎么做才能在資本市場上賺錢。
股票市場本質上是一個資源重新分配的市場,對的人從錯的人手里拿到錢,然后去做對的事情,錯的人把錢給對的人,喪失經濟權利,這就是股票市場所具有的資源重新分配的功能所在。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非常同意一個觀點——我們表面上看是在交易股票,實際上我們是在交易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我們是在交易著自己的觀點。
那么作為股票的參與者,為什么有些人可以獲勝,有些人不能獲勝呢?如何才能得到正確的觀點呢?其實說白了,得出正確觀點,需要有兩個步驟:
1)信息的收集;
2)信息的處理;
關于信息的收集,很多人理解起來比較簡單,比方說某一家公司要進行重組,內部人知道了,那么就比普通人在信息的收集方面具有更高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構建了屬于自己的信息優勢,那么在這個PK的過程中,就處在上風。
但是,光有信息收集自然是不夠的,我們應該聽說過,很多內部交易者也以失敗甚至慘敗而告終。因為與信息的收集相比,信息的處理能力才是區別不同投資者能力的鑰匙。
舉例來說,兩個不同的人在小區里面走路,一個信息處理能力很高的人,很容易就會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一些非常好的投資機會,如小區中的寵物越來越多,那么經營寵物用品的企業就成為一個非常值得投資的標的。或者是家中很多親戚都開始老了,那么是不是證明老齡化來了,醫藥就值得投資了。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呢?其實,說白了,就是你一方面要積極的去搜索信息,對任何信息都要關注,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自己的投資體系和對世界的認知體系,如此以來,這種體系就會形成一種磁性內核。一旦遇到事情,這種磁性內核就會本能反映。
但是,這種能力是需要自己不斷地去培養的,一個人探索未知的過程是痛苦的,甚至有時候還是需要承擔一定風險的,所以大多數人都不愿去嘗試,這也就導致有一些人可以比另一些人更加優秀,對世界的認知更為完整。
那么,認知這個世界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通過前人的經驗,一種是通過自己的實踐。這兩種方式往往都不能少,甚至如果你不先學一些理論,甚至都沒有實踐的機會。所以,人們認知世界的過程,就是在理論與實踐的不斷磨合中。
可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去嘗試,這種時候就知道理論有多么重要的。所以,作為一個聰明人,看書學習是一個獲取認知的捷徑,因為這些大多都是已經經過檢驗的知識。
因此,如果你想要在股票市場中獲得成功,那么你就得不斷學習,如果你想要成功,卻不付出,那么這種高收益的期望與付出是不匹配的,即使你短期獲得了一些收益,長期來看,仍然還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