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在《有種強烈的預感 .》這篇文章中和大家說過,這個月還有點余錢,打算全部打到港股上面。
而且我有一種預感,A股要想繼續上漲,港股那邊必須跟上來。
道理很簡單,這兩地有很多重合的上市公司。但今年一年,港股比A股還慘,咱們A股好歹收復了疫情的失地了,而且已經站穩了19年以來的高點了。
你再反觀港股,基本沒怎么動。
這就造成一個問題,同一家企業,兩地上市,我在A股的股價比你H股貴?這邊A股開始企穩回升了,H股還一動不動這不像話了。
所以,我才說有種強烈的預感,港股可能會在A股起來之前先來一波。
*****
其實這段時間大家應該也能看出來,A股這邊窄幅的波動,港股那邊似乎一直在“填坑”,尤其是那些兩地上市的公司。
目前港股我關注的公司不多,主要都是兩地上市的公司,剩下的一個是騰訊,一個就是福壽園。
騰訊和福壽園之前給大家說過,騰訊是我認為中國國內可以買到的真正意義上的科技股。
A股里的云計算,游戲公司就算再厲害那也是相對A股而說的,但這些都不如騰訊一家做的好。
而福壽園呢,雖然它做的生意很多人避諱,但嚴格意義來說,這是一家我認為可以長期持有的一家公司,至少5年以上可以持有不用動的一家公司。
你可能覺得今天我繼續買它們是吧。
錯了,因為這倆我籌碼吸夠了,已經拿到了一個比較舒服的狀態了,加也行不加也行,還沒到那種非加碼的地步。
其實,我今天買的是這家公司:
我說一下我自己的買入邏輯:
1,過去一個月一直給大家強調過,順周期的行業大概率會有起色,經濟在恢復,加上估值低,這些公司勢必會順周期而為。
而順周期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們之前一直說的三傻(銀行,地產,保險),但最近這幾個禮拜我們可以發現,銀行已經開始站起來了,我們之前老提到的招行和平安銀行7月之后保守估計已經漲了20%~30%了。
與此同時,保險正在爬起來的路上,唯獨這個地產是三傻里面最傻的,雖然沒跌吧,但確實是沒怎么漲,再加上地產今年銷售數據其實還算說的過去,所以我一直覺得地產是順周期里厚積薄發的一個行業。
2,當然,這不是我買入它最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個:
最吸引我的是這個AH溢價率的問題。
很多朋友不了解AH溢價率,我這里簡單說一下,AH溢價就是說一家同時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公司相對于另一方的貴賤程度。
像上圖這個就代表萬科的港股比A股便宜25.28%。
一般來說呢,因為兩地的流動性;新股收益以及中間的交易成本不同等原因,A股比港股貴10%~15%這是比較正常的事,但如果超過20%這很明顯凸顯出了港股的投資價值。
當然,這只是一個參考,我們必須找到萬科AH溢價的中樞,這樣才有參考意義,從萬科歷史的AH溢價率來看,萬科的AH溢價率的中樞大概是10%左右。
同時,我們還發現,當前A股相比H股25%的溢價,在過去10年中的分位點: 13.74%,過去5年中的分位點: 17.43%
什么意思呢?
也就是說,假設過去10年有100個交易日,那么只有13.74個交易日A股萬科比H股萬科貴25.28%,同理,過去五年分位點也是這樣理解。
換言之,萬科歷史上,AH很少有這么大的溢價,這時候港股的價值就凸顯出來了。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來看,如果AH的溢價變大并脫離了本身的AH溢價率的波動中樞,那么未來公司兩地的股價大概率會有一個縮小溢價率的趨勢。
那這時候就帶來一個問題。
到底是A股跌下來?還是H股漲上去?
這是我這次思考的第三個點。
3,如果我們根據萬科AH溢價率的往年10%的中樞來看的話,那么需要萬科的H股不動,A股在當前價格的基礎上跌15%左右,或者A股不動,H股在當前價格的基礎上漲15%左右。(這里為了大家好理解只為舉例,實際情況股價是時時波動的,也可能他倆各讓一步收斂于歷史AH溢價中樞附近。)
從情理來說,我認為后一種的可能性更大,畢竟大家看看A股的萬科還能跌這么多嗎?一季度的最低價都沒那么多,所以我認為A股的萬科下跌空間是有限的,但漲的時候可能需要顧及一下港股這邊,總不能咱們這邊萬科干到30多,港股那邊不動,甚至還跌吧,這也說不過去。
*****
以上便是我自己這次買入的思考邏輯,客觀來說,這可能不算是一筆最好的投資,但是是我認為最“穩”的一筆歸宿,因為我們的策略依舊是以順周期為根基,然后不斷的關注更多優質高估值公司的超跌機會。
全文完。
更多干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價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