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于公眾號-眾研會-,關注后回復“1”,可獲取各板塊精選個股!作者丨薅掉秀發的如如。
最近醫藥研究的頭暈腦脹,一會這個原料藥,一會那個創新藥。
決定換換腦子,過兩天再去和各大藥企“相愛相殺”。
一直給大家展現的都是我醫藥行業中研究的公司,或許很多人都忘了我其實還覆蓋了造紙行業。
今天就帶你們來做個回顧,看看我在今年5月研究的造紙龍頭—【太陽紙業】,表現到底怎么樣?
先來看看發文至今太陽紙業的股價表現吧,接近70%的漲幅還是非常令我滿意的!
如果將太陽紙業的股價表現區間再拉長,會發現我們這一波發文的時機基本上踩到了區域底部,從發文以來“小太陽”走出了一個明顯的右側區間。
回顧發文時的投資邏輯,發現“小太陽”的核心投資邏輯,體現在它規模優勢所帶來的成本領先這一核心護城河上。
那么光是擁有成本優勢就足以造就這一波右側上漲嗎?
遠遠不止。
除了成本優勢以外,造紙行業本身景氣度的回升對于公司股價的提振也有著很大的作用。其次隨著疫情的恢復,學生返校開學,促進公司主要生產的文化紙下游需求回暖。此外互聯網電商直播的火熱售賣使得公司主營白卡紙、牛皮紙等產品需求上漲。最后,生活用紙方面我國人均消費量依舊與國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上述四點構成了 “小太陽”這波股價穩步上漲的核心邏輯。
政策方面,國家對于外廢的限制管理政策也愈發嚴格,今年十四五會議上,國家相關部門更是確定了外廢“零進口”的限制措施。而太陽紙業自身所擁有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使它無懼此次牛皮紙等產品原材料進口限制政策帶來的價格波動,有效地控制自身的生產成本,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看完了過去,我們再來看看未來。
10月28號晚間“小太陽”也發布了三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規模達到156.39億元,同比減少4.65%;歸母凈利潤實現13.82億元,同比減少6.93%。主要還是受到目前國內文化紙仍舊處于去庫存階段的影響,導致文化紙的價格提升承壓,隨著四季度的需求逐步回暖,有望加速去庫存進程。
隨著下半年國內經濟逐步復蘇,造紙行業的庫存也會有所下降。疊加三季度以來各大紙種制造廠商紛紛宣布提價,有望對造紙企業的盈利形成進一步的支撐。但不可忽視的是大部分造紙企業對于產品提價均會表現出滯后效應,因此提價帶來的業績提升更多地會出現在第四季度。
最后我們再來看下太陽紙業的估值:
需要注意的是,太陽紙業的PE和PB均達到了近年來相對較高的水平,短期來看公司的上漲幅度可能不如我們發文至今的漲幅那么大,但是長期來看太陽紙業依舊是一家質地優良且成長性確定的公司,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