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先是輝瑞宣布疫苗研制成功,結果周四晚上,就在疫苗消息放出來股價大漲當天又宣布減持,這就使得市場開始懷疑疫苗能否順利面試,同時特朗普政府又停止與民主黨關于1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談判,導致市場對經濟的預期也落空,所以導致了周五把咱們這邊也帶下來了。
而這還不算,上周還有一個消息被刷屏,那就是信用債違約的消息,這一消息也使得市場對信用債開始擔憂,從而對大盤形成了一定的壓力。
很多朋友對這些有點擔心,我覺得這些都是短期的影響,信用債的事頂多就是短期的澆盆冷水,而且也只對部分公司形成一定壓力,畢竟很多公司的股息都是大于信用債的,再加上目前的貨幣政策和信用環境還比較良好,所以這一塊到沒啥可擔憂的。
另一方面,我剛剛看了一下,老美那邊周五收盤的時候,走的還算說的過去,各大指數也都收了回來,我覺得咱們這邊明天大概率也會相應的跟上,大家不用太有壓力,買個股票而已,沒必要跟弄了塊心病似的。
*****
雖然目前疫情還沒有消散,甚至時不時的還要有反復,但我覺得目前來看,有一些板塊是一定要提前關注的。
簡單來說就是從疫情中逐漸恢復的一些行業,比如航空,機場,旅游,餐飲,服務,金融等一些板塊。
從輝瑞爆出疫苗的那一刻起,大家應該就能發現市場上對于這些板塊還是比較銘感的,股價可以迅速的反應出來。
更何況這還只是一個消息帶來的預期,還沒有實質性的可以落地的執行起來,所以可以想象的是,當隨著這些預期漸漸的落地成為現實,這些板塊和公司表現不會太難看。
那天有個朋友留言挺有意思,說這些邏輯人家大機構大資金也知道,為啥他們不會提前進來呢,為啥我們要傻乎乎的先進來。
這個問題很好,這就是個人投資者和大資金投資者最大的區別,資金越大的機構或者說主力他們更注重時間成本,他們資金龐大,最耗不起的就是時間,他們寧愿今天進來,明天賺3%,套利幾個點走人,也不愿意今天進來,去博那個所謂的反轉,雖然他們自己也知道現在可能不會賠錢,但他們時間是賭不起的,背后有很多利益驅動使得他們不得不這樣。
但作為個人投資者,就這點好,我自己的錢,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所以這本質沒啥錯的,錯的是投資方式不一樣。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我們總是高估自己的應變能力,就比如這些公司以后突然來了某個更大的實質性的利好消息,這些板塊第二天就漲停,或者大漲七八個點,你說你該不該追?好,你不追,你想等他跌下來,第三天又漲好幾個點,你追不追?放心吧,股價一定會在這些公司基本面反轉之前就先反應一大波。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都是重點關注這些板塊的好時候,不可否認的是,疫情過去,這些板塊里仍然會有比較出眾和優秀的公司成為牛股。
尤其,咱們都是搞長線投資的,長線投資的好處就是做時間的朋友而不是敵人。如果你做的是短線的博弈或者趨勢的話,那么就是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種板塊里面的個股的漲跌基本和公司的基本面沒啥關系了,因為他們不論是壞預期還是最差的結果都已經反應或者曾經反應在了股價上了,接下來唯一的主要矛盾就是疫情的反轉。
關鍵是你愿意花多大倉位,多大資金來博這種反轉。找到這些相關行業,然后只選龍頭,根據自己的能力圈,選擇這么一兩個,提前布局,靜待花開。
你愿意相信疫情會過去,你就投資,心里拿不準,每一次的震蕩你就慢慢拿籌碼,你要連自己都不相信疫情會結束,那就遠離。
*****
下周我還是想廢話一次,對于很多高位下來的公司不要輕易“抄底”,你要想明白,存在是否合理。
對于有些公司,這時候千萬不要輕言“錯殺”,大家要把每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搞明白在去抄底,其實這些很多高位下來的公司,產品競爭力本來就沒有強大到可以匹配很高的估值。
很多公司,就是接著前期市場熱點(賽道論)雞犬升天,再加上上半年市場的流動性比較高資金比較充裕,所以導致了其高的估值。
舉個例子吧,就比如白酒吧,茅臺五糧液高估值咱們都認,但是不少四五線根本談不上有定價權的白酒公司,質地還不如很多夕陽或者傳統行業的優質公司,怎么能配有高估值嘛,其他高水位的行業也是如此。
所以有些公司,跌下來反而存在即合理,這時候一定要想明白這些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話說回來,如果你連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都不知道,那你抄底賺錢本身就是憑運氣。
全文完。
更多干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價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