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弘股份由于連續 20 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 1 元,觸發了強制退市條件,深交所在 10 月 18 日宣布對它啟動終止上市程序,并在 11 月 8 日決定中弘股份退市。中弘股份就這么成了第一家因為股價低于 1 元而退市的公司。
中弘股份是地產公司,近兩年由于在海南如意島非法填海被停止施工、北京御馬坊商業項目不得轉住宅,從而經營停擺,背負巨額虧損和負債。今年出現了兩次退市危機,躲過了第一次,沒躲過第二次。
今年年初,中弘股份接連遭遇大股東所持股份被司法凍結、債務違約等事件。2 月復牌后,中弘股份市值也由停牌時的 160 億元暴跌到 80 億元左右。
更慘的是,中弘股份由于歷史上多次高送轉,總股本高達 83.91 億股。也就是說,如果中弘股份只要市值低于 84 億元,股價就會低于 1 元,就面臨退市風險。
從 8 月 15 日到 9 月 4 日,中弘股份連續 15 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面值,距離退市很接近了。
這時候,中弘股份試圖通過債務重整與資產重組的方式解除債務危機。8 月 28 日,中弘股份發布《經營托管與債務重組協議》,指出知名涼茶企業加多寶將給予地產業務經營不善、債務纏身的中弘股份提供資金支持,還會注入資產。由此引發市場猜想,今年 3 月宣布準備上市的加多寶這次是要借殼登陸 A 股。
消息發布后,引來加多寶的否認。盡管與加多寶的合作真假難辯,而且債務繁重,但由于 A 股從未有過股價低于 1 元的退市案例,所以部分投資者押寶它會出現反轉。9 月 5 日,有 9 億元大額資金買入中弘股份股票,使得股價精準拉升至 1 元,暫時擺脫了退市危機。但也因為出現異常波動,股票停牌核查。
9 月 13 日,中弘股份復牌。由于每隔幾天就有新的債務違約發生,因此盡管成交量巨大,股價仍然未能突破 1 元。到了 10 月 17 日,中弘股份連續 20 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面值,達到了強制退市標準。
面對類似中弘股份困境的低價股還有不少。截至 11 月 8 日,A 股一共有 35 家上市公司股價低于 2 元/股,8 家上市公司股價低于 1.5 元/股,搖搖欲墜。其中一大原因是過去太多上市公司熱衷增股、送股,撐大了總股本。市場行情不好,有的公司基本面惡化,市值縮水嚴重,這時候公司股本又高,哪怕仍有幾十億市值,股價也到了 1 元的邊緣。
在國內資本市場歷史上,曾經有一家股價低于 1 元的公司,通過縮股避免退市。1993 年在 B 股上市的閩燦坤 B,經過不斷的高送轉,總股本由最初的 1.48 億股增長到了 11.12 億股。2012 年 7 月,閩燦坤 B 連續 10 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 1 元,最低的時候跌至 0.45 元。此時它決定縮股,把總股本由 11.12 億股下降至 1.85 億股。
因為公司總股本減少了六分之五,而所有者權益、公司業務又沒有真正的變化,那么理論上公司股價也應當增長 5 倍。于是,在縮股后,閩燦坤 B 連續漲停,化解了退市危機。
此外,其實上市公司還可以通過回購股份、注銷股本的方式來避免低于 1 元的困境。但是,縮股不需要花錢,回購卻是要真金白銀買自己股票的。對于經營良好的公司來說,回購可以推動股價上漲,但對于經營不佳的公司來說,賬面資金肯定不充裕,而如果負債來回購,更不可能推動股價上漲。
題圖來源:Pixabay
評論 1
一起唱乒乓歌 2018-11-09 14:28
呵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