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說說接下來該怎么操作

          今天市場的賺錢效應不是很好。


          全市場大概三分之二的股票都在跌。


          wind有個功能,就是對每天的盤面做一個評分,10分市場最強,0分市場最弱,今天也只是3分多。



          三傻又被錘,白酒又大漲,茅臺創新高。


          嗯,很好,一樣的味道。


          我知道這時候肯定有人說,你們老說白酒很貴,但人家就是不跌,說了有什么用。


          嗯,如果你用短期的漲跌來反駁我,我確實沒理。


          但誰要現在站出來敢拍著胸脯說,現在就買那些高估值的,全倉買,他那是害人呢啊,作為一個公眾自媒體不能那樣說啊,很多人就會因為你一句話,砸鍋賣鐵殺進去。


          這和08年,15年高喊1萬點不是夢的股評師有什么區別嘛。


          有泡沫的東西,你可以持有,你也可以賣出,但你絕對不能大手筆的買入。


          什么意思。


          舉個例子,假設五糧液你是今年一季度100元左右買的,那么現在就算五糧液貴,就算有泡沫,可以明確告訴大家,這個泡沫就算破了估計都到不了這個價。


          股價的波動無非不過是收益的波動,還涉及不到本金的折損。那么這部分人就適合持有就,可以享受泡沫,甚至可以賺為夢想窒息的錢。


          那換句話說,你現在進去?能一樣嗎。你覺得你能承受住潛在的波動嗎?我覺得不能,因為大跌的時候不敢買,漲起來反而想著往進追,這就已經證明你不是那種不受市場環境影響的人。


          不過話說回來了,事無絕對,買入越高估的東西越考驗一個人對這家公司的認知,但我是覺得,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是別擔這種風險了,我們總是太高估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了。


          你想買,可以買,但不能大手筆,假設你真的看好,你有幾百幾千萬,就算現在茅臺2000元你也能買,先買個一手,跌了再補,為什么?因為畢竟占你總資產少,就算腰斬了,你也不至于太難看。但你要是全倉買,不好意思,別算腰斬了,就算跌20%~30%你的心態也會爆炸。


          *****


          難道高低水位的均衡發展不靈了嗎?


          要我說還沒失靈,最起碼7月以來,科技,消費,醫藥大部分公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調整,只有少部分細分行業維持在高位。而另一方面,低水位的公司都相繼揭竿而起,很大程度上以及縮小了高低水位的差距。


          市場現在也亂七八糟的,今天漲有色鋼鐵,明天漲醫藥,后臺漲金融,大后天漲消費。


          但別管咋樣吧,只要別追高就沒事。


          說回市場吧。


          現在到明年一二季度前,我依然覺得,如果說市場很多條主線的話,我認為有兩根主線可能性和確定性比較大的,一根是順周期板塊的線另一根是疫情重災板塊恢復的后周期的線。比如,機場,航空,酒店,旅游,景點....


          第一根線,10月以后主要漲的是下游,之前給大家說過,順周期背后是有邏輯的,盈利的順序是從下游到上游,汽車,家電銷售回暖的時候,一定最后會傳到到煤炭,鋼鐵這些中游,而這些又會往上傳導到大金融。


          如果站在現在去投資去配置的話大家投資的偏向應該反著來,從上游到下游。今天大金融又跌了,很多人心態不好,我覺得沒必要,懂行的人都在籌錢等著它再跌一個大坑接一點。


          別的不說,我今天給大家把話放這兒,你們可以截圖,大金融今年上半年的低點,明年甚至后面都不一定能見到了,注意啊,我這里特指頭部公司,比如中國平安,招行這些。


          所以,我覺得大家沒必要為了一天一周的波動影響心情,格局大一點。


          第二根線,是我覺得很有潛力的一根,今天大家可能不知道,漲幅第一的其實是旅游酒店這些板塊。這些板塊里,疫情的任何相關的利好消息都會傳到到股價上,更別說我們真打敗疫情的時候會是什么情況。


          所以說,如果你認為疫情能消散的話,這跟線肯定是繞不過去的。這些板塊的漲跌目前來看已經和他基本面沒關系了,最大的關系還是疫情可能戰勝的預期


          之前給大家說了上機了,上機我覺得呢,70漲到80這一波就是輝瑞的疫苗消息刺激的。目前機場股不漲不跌,似乎一直在等待,等待下一個利好,下一個催化劑。當然,要跌也是因為戰勝疫情的預期落空。


          不可否認,這第二根線里面,一定會有幾家公司在疫情結束成為大牛股。


          *****


          然后就是消費,醫藥


          這倆板塊,怎么說呢,是我從來沒有放棄過的板塊,老朋友應該知道,我們去年甚至前年的時候也在公眾號給大家研究過,洋河,華東,恩華,中順......


          但我覺得,從現在到明年一二季度是布局這兩個板塊的好時候。這個戰線必須以季度計算,布局期必須拉長。


          我們這幾個月確實看到不少消費,醫藥出現了明顯的回調,但大家千萬別想著,明天一步到位全部買入,然后等著收錢就行了。這倆板塊的賺錢效應上半年已經透支的差不多了,現在市場上流動性本來就縮緊,不太可能給你上半年那樣的漲勢。


          你上半年買了就買了,但你現在打算買,你就得把戰線拉長。對于優質的公司,每次波動,震蕩,估值差不多了,你拿一點籌碼。


          投資這些行業的花式有很多,你可以找到一家你看好的公司,分檔建倉,每跌10%~20%或者橫盤1~3個月的時候買一筆,你也可以直接買入相關的基金,設置一個只能定投,設置一個自己接受的金額,慢慢買,總之,怎么舒服怎么來。


          我這里專門沒說科技,我和大家說實話,別笑話我,我是真看不上國內的科技股,很多公司就算目前看確實厲害,但那也只是放在A股這個樣本下看的,你放在全球,真的不值一提,很多公司連護城河都沒有,連核心競爭力都沒有,就是因為現在看起來不錯,被很多賣方報告吹到天上了。(當然,可能也有好的,我沒發現)


          目前我關注的相關的公司,一個就是海康一個就是騰訊。前者是我認為屬于a股的科技藍籌股,彈性沒那些熱點科技股大,但好歹和科技沾邊,后者是我自己認為真真意義上國內的科技股,也是我最喜歡的公司之一。


          *****


          到這里,基本就給大家梳理完我自己對接下來操作的思考了。


          我不知道別人,我覺得作為投資人,應該把風險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收益,投資是累計的,就算你能成功99次,前99次買的所有股票都能賺100%,但你最后只要虧一次100%,你的資產就會清零。


          全文完。


          更多干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價值成長

          —————— 分享 ——————

          評論 2

          • 價值投資之堅守者 2020-12-07 21:55

            這么好的文章,還沒被挖掘,看來只有微信公眾號才最懂你

          • HillChan 2020-12-07 21:36

            已閱[舔屏]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