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皮老殷
趕在歲末的最后幾天,歌華有線終于把自己的大股東,換成了原大股東參與發起設立的又一家公司“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原大股東也因此變成了第二大股東,不過2者相差不到1個百分點,象征意義更大。
歌華有線原來的實際控制人是北京廣播電視臺,從事北京地區的廣播服務;廣電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網上寫的是國務院,實際沒那么高,就是財政部出資、廣電總局代管,尚未劃給國資委考核其KPI的“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
也就是說上市公司600037要從一個北京地區的有線電視服務商,變成一個覆蓋全國的有線電視服務商,至于搞不搞5G,那是后話,起碼自己先把內部理順了,把全國各地的渠道和分支公司建起來,才能考慮5G的問題。
現在的名稱和團隊配置,都是基于北京地區的,面向全國的,要不要更換?
一種聲音是保持不變,需要穩定,但穩定就浪費時間,有線電視用戶在日益萎縮、流失。
還有就是快刀斬亂麻,但刀也有兩種砍法:
A是往上砍,把現有的歌華有線的董監高,提升為廣電股份的高管,從負責北京地區的業務擴大到負責全國的業務,這樣歌華內部人心最穩定、士氣最高,但問題也有,北京以外的地區的董監高們服嗎?配合嗎?支持嗎?
B是往下砍,成立北京事業部,類似于當年電信南北分拆后新電信的做法,因為老北京電信被切給網通了嘛,由歌華的董監高們負責北京事業部,廣電股份自己管全國,再抽調各地精英,負責不同的部門和事業部。
無論A還是B,名字還是要換的,不然體現不出全國一網的意義和內涵,給廣大股民和投資者以想象空間,他們才是接下來要割,不對,劃掉,要重點拓展的對象!
但現在廣電股份還是一個空殼,除了控股股東“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有大隊人馬,進駐廣電股份的只有四個人,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和總會計師,廣電股份還要派人去接管歌華,起碼派幾個董事進去,然后選舉歌華新的董事長和變更法定代表人。
所以,目前廣電股份最缺的就是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人!
一種從外部調,工信部啊、無線局啊、三大運營商啊、互聯網公司啊,另一種是從廣電內部選拔提拔:
其實廣電也不缺人,全國廣電系統從業人員近百萬,藏龍臥虎,甚至就在《實說新語二世》的訂戶里更多,大都是精英中的精英,過節了!Merry Christmas !
感謝你們一年多來的關注!!我們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