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面因素與市場節奏切換
有一些市場之外的因素,也值得投資者注意,如央行動作。2.18日又是央行對到期資金表態的節點,是減額續作,還是等額和超額,也代表了一種態度,提前請股民要注意的,之前1.15日的行為對后面影響還是很明顯的。結果我們看到央行在2.18日又是減額的續作,凈回籠2600億元,延續了之前收緊貨幣政策的行為。如圖,我們也能看到1月中旬表態后,實際上,指數也是從之前連續反彈通道轉換成了高位震蕩拉鋸的一種走勢。這也是投資者注意的。
包括A50指數也是類似,長假期間連續5個交易日小陽上行,2.18日央行動作后,外盤 投資者是一個明顯的獲利兌現的長陰。實際上,最近5年,2016年至2019年的春節假期后首個交易日來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回籠資金量較小,一度出現凈投放大量流動性的,所以這個因素還是被機構投資者看重的。這就是為何出現了資金的再度調倉,以及獲利兌現行為。

高開低走與長下影暗示震蕩整理走勢
如何看待節后行情的走勢呢?首個交易日是明顯的高開低走,次日又是探底回升,留下了一個長下影。這其實意味著兩點:
第一,高開后,資金追漲意愿很低了,馬上就進行了明顯的高位切換,逐步回落,資金拋售,這也在警示投資者避免追漲。如寧德-時代為首的新能車、茅臺為首的白酒等前期漲幅大的熱點也有明顯的派發和兌現利潤的動作。相反,一些前期走勢較弱品種的補漲意愿強,芯片、化工等都是這樣的情況。其次,板塊內部也有分化。比如說金融板塊,也不是整體的反彈,中國-平安等之前弱勢品種反彈,一些強勢品種有所整理,漲跌分化明顯,所以市場是在經歷群體高開后,一個高位的多空分歧和換手的過程中,投資者要耐心地梳理。
第二,市場必然要經歷一波比較大的震蕩洗盤的動作,長下影線意味著是有抵抗的,資金也是有吸納的,但但資金并不是盲目的。明顯是選擇低位品種的博弈,如節前連續調整,然后2.4日跳水后,資金悄然進入的芯片,當時也給大家提醒了,這一波連續反彈,持續性就非常明顯。這其實就是資金調倉的因素。
還有市場熱點的切換,局部熱點和整體熱點的思路,這個在節前專題文章《春節紅包選股思路與持股過節策略》有過詳解,如今可以一一對號入座的,以春節題材為例,影視板塊就是高開低走,但旅游板塊還有持續性的沖高。這就是非常典型的差異,股民要有效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擾,專心博弈自己類型的利潤。
最后,由上面這樣的走勢推測,下周指數依然會有保持一種高位震蕩的走勢,本周指數角度,之前漲幅最大的創業板跌幅最大,而之前相對靠后一些的滬指反而是抗跌的,連續紅盤的。因此市場的整理目的還是完成獲利盤的消化,以及熱點之間的切換。實際上,如今一些熱點行業在調整是為后面的行情鋪墊;但有一些活躍僅僅是局部,因此投資者不要上當,而是要有所區分的。接下來,就按照這種思路,去梳理如今市場的熱點類型,以及后面可博弈熱點和相關策略,供大家參考。

評論 1
圈讀書卡圈 2021-02-20 21:09
感謝[贊][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