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開市了,2個交易日的表現卻出乎大家的意料。
8成個股上漲,更是出現超百個股票漲停的情況,但是三大指數的表現和個股上漲的情況卻不一致。
主要就是抱團白馬股齊齊大跌,原本各機構看好的三大黃金賽道(白酒、新能源、醫療)一起下跌,而多數中小盤股呈現接連反彈走勢。
“二八風格”風格出現大逆轉,年前大漲的2成股票基本全面下跌。
為什么會抱團股集體下跌?
之前也出現過很多次抱團股下跌的情況,但是這次一起下跌的情況還是比較罕見,尤其是沒有重大利空事情發生。
前期機構關注的白酒、新能源、醫藥三大板塊龍頭股紛紛大跌,而中小盤股卻獲得資金關注,反彈幅度明顯,市場運行風格與年前出現顯著的變化。
據Wind統計,牛年前兩個交易日,
市值10億至50億的股票平均漲幅為6.62%;
市值50億至100億的股票平均漲幅為5.84%;
市值100億至500億的股票平均漲幅為3.91%。
一是央行收緊流動性。2月18日,央媽就回收流動性,開展了200億的逆回購,但是有2800億到期,相當于回收了2600億的流動性。2月19日再次回收800億7天期逆回購。
二是年前真的漲太多了。年前白酒、新能源和醫療具體漲多少不得而知,但是確實漲了不少,我買的醫療基金和新能源基金都漲了15%以上(就是短短的四周)。回調是正常的。
接下來如何操作
如果之前上車了一些中小盤的基金,就爽啦,少數基金就這兩天都漲10%,不少中小盤、混合基金漲幅都超過5%。
如果是買了三大賽道的基金,可以適當的補一下,我就連續兩天都用過年紅包補了一下下,哈哈。
未來對股市、基金仍是看好
一是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就只有中國是正增長的,這是不爭的事實,隨著GDP的增長,股市市值也是不斷增加,對應的股價也是不斷增加。只是需要時間去演變。
二是新增基金規模不斷加大。隨著新一代年輕的成長,投資觀念也不斷從固定資產轉向金融資產,從近幾年的新發基金銷售情況和未來幾個月的基金發行計劃,可以看到未來一段時間,還是有大量的基金資產會涌到股市上,充裕的市場流動性將推動A股慢漲格局。隨著基金新發規模邊際降低,市場極致的分化將持續緩解。
三是未來長期的市場需要。未來我國的必將是向老年化社會演變的,醫療、新科技、消費升級等是必經之路,長期的市場需求必然催生相應的企業,推動相應行業的發展。
沒有不要太恐慌,不要想著追高殺跌,需要時間去累積收益。
有個女同事,這兩天很焦慮,收益吐了不少出現,但是今年的收益還是有8%左右。
其實每個月有3%的收益,一年有30%的收益,就是很厲害了。
不要看到有翻倍的基金、看到有3倍、4倍的股票,就覺得一年要有100%的收益才是滿足。
有漲有跌很正常,每天因為漲跌煩心的話,早晚心臟病啊。
評論 1
njlipper 2021-02-21 15:56
微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