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不能V型,而需要磨底才能長久
3.8日和3.9日早盤的跳水是有些超預期的,或許市場有調整因素,但還不至于如此猛烈,畢竟沒有那么強大的利空。而3.10日市場創了地量,在大幅縮量的第二天,3.11日反彈如期而至,還是很給力的,這樣讓指數有一段空間容錯,避免頻繁新低,同時也意味著3.9日一波恐慌潮砸出來的低點有效。那么,這樣一周過后,下周市場應該還有考驗,但不必過分在意漲跌,不創新低,重心小幅抬高就行了。大概率進入震蕩階段。像2020年3月底一樣,指數重心就此穩下來,開始磨底。
有股民問到,難道不是直接V型反轉更好嗎?而非要說2020年3月底那一波筑底模式是很理想的。因為有幾個因素大家要思考,首先,一波跳水過后,所有投資者心有余悸的,一旦快速拉起來,只會迎來新一波的拋售,很多后知后覺的投資者,等來了這種贖回基金或拋售個股的機會,那樣指數不是反彈,而是僅僅是“局部反抽——重復新低”的走勢了。所以,如果指數采取相對拉長周期的止跌和磨底過程,這種市場籌碼相對穩定,后期持續性更好。但這種走勢就是比較折磨了,因為反復磨底的過程。
筑底過程中,熱點的復雜
考驗支撐和筑底階段,是一個相對復雜和漫長過程,目的是不創新低,構筑平臺,然后企穩,形成的持續賺錢效應。有一些抄底,短線有利潤就會形成派發,這種就會在盤面上形成局部壓力。包括一些解套盤也是會形成壓力,所以,對我們來說,這些因素都要明白。筑底不是說,V型反轉,陽包陰那么簡單。
當然,也有一些個股有長陽直接修復的,都是我們分類過的激進模式,短線模式品種,一些不想涉及到后面趨勢的投資者,實際上,也是在這樣階段去做這樣短線。而一些長線資金的品種則是逐步完成。2020年的3月份,以及隨后4-6月份,其實是我們經歷這樣過程最典型階段,然后7月主升。如今是當時走勢的翻版。
具體來看,3.9日是我們提到的“大長腿”因素,而2020.3.17和3.19日的走勢也告訴我們,市場在大長腿之后反彈,能避免短期新低,給予了騰挪空間。這個時候,指數不是快速中長陽,必然是反復考驗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市場情緒的反復考驗,這個階段最關鍵是看懂熱點的切換。A50企穩之后,其實是有部分資金選擇了回流貴州-茅臺、寧德-時代等為首的大權重,包括之前跌得最猛的通策-醫療、愛-美-客等,也有中長陽反彈的走勢,但還有一些走勢是不同的。
實際上,這樣階段熱點切換會頻繁了,之前主線熱點下跌,所以很多短線品種(概念股、爆雷股)等活躍,但大家注意到了,這兩天很多短線品種也開始大跳水,甚至直接從漲停到跌停的走勢了,意味著很多資金也開始有所調倉和撤離的因素,這是要小心的。那么,不少股民就問到了,短線能觀察什么熱點,以及后期想更長周期,需要關注什么類型品種,還有大資金在這樣階段的動向,接下來重點分析,供大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