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第二天,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報道,巴菲特指標(美股總市值/美國GDP)高達190%,已經超過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1929年大蕭條時期的峰值,同時席勒市盈率指標和彼得·林奇發明的“20法則”均指向美股目前的泡沫已達到極致。
用巴菲特指標來度量A股,目前滬深總市值約84萬億,2020年GDP總值100萬億,顯然A股目前還比較健康。
另外,國盛證券分析表示。橫向來看,A股估值持續處于全球低位水平,15個全球重要指數中上證指數估值處于倒數第二,越南證交所、上證指數和香港恒生估值靠后,綜合PE分別為18.86,15.34,和15.00。
所以,近期我的觀點一直是:中長期A股趨勢還在,但是短期市場還需要時間夯實3350~3500箱體,節后行情大概率沖高回落。
上證指數
同時,從上圖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目前股指以5天均線為依托,縮量反彈,甚至在3.29~4.2日5個交易日中有兩個交易日成交低于7000億,量能上的確尷尬。
10天均線杠桿拐頭,還需進一步發散上行,才可短線樂觀,因為這里只要稍微下跌,就會使得10天舉行年走平或者下跌。
20天均線下行態勢未變,只不過下降速度從之前的每天6個點下移變成了現在的每天1個點下移,同樣需要時間來修復。
要想市場階段性具有可操作性,短期均線5天、10天和20天共振向上這是必須條件,從這個角度看,這里還有反復,結合前面說的箱體走勢,節后也大概率出現沖高回落走勢。
A股
另外,短期走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驅動因子,即階段性流動性是否寬松。上周(3.29~4.2日)5個交易日,央行每天均是100逆回購操作,完全對沖每天的到期資金,這也是央行連續第四周同樣操作。
這意味著央行堅定不移的邊際收緊流動性,即根據實體經濟復蘇情況、shibor以及LPR等指標,溫和調整貨幣政策。
另一方面,從近期的高頻經濟數據看,也支持央行繼續這一節奏。
1、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3月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4.9%,較上月大幅回升了5.1個百分點。
2、第一商用車網:3月重卡銷量約22萬輛,環比增長約86%,同比增長約83%,刷新重卡市場同期銷量歷史紀錄,并超過2020年4月19.1萬輛的全世界重卡月銷量最高紀錄。
從這些先行指標來看,經濟的復蘇遠超市場預期,業績驅動行情走高的邏輯正在一步一步地被驗證。
創業板指數
創業板是這輪始于2019年初行情的標桿,其成交量一度超過上海市場成交量,人氣極高。而當前創業板已經回到了去年7月至12形成的大箱體中,走勢也弱于上證指數,在機構調倉換股,散戶最青睞的創板大概率震蕩的背景下,整個滬深難能有靚麗表現。
周五,美國每月最重磅的非農數據出臺,數據顯示新增非農就業人數91.6萬,高于市場預期也高于前值,這或會助推美股上行。但是同時美國疫情形勢也不容樂觀,換言之,美股市場大概率會維持橫向震蕩走勢。
綜合分析:外圍大概率橫向走勢,國內經濟復蘇超預期,但還需時間來驗證邏輯,機構繼續調倉換股,節后繼續或繼續震蕩!
(文章系溯源投資思路整理,僅供參考)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溯源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