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以來,美股雖然經歷了深度下跌,但是卻在隨后迭創新高,道瓊斯指數、標普500以及納斯達克指數一路上漲,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獨樹一幟。即使是在2021年全球股票市場面臨調整的情況下,美股依然是迭創新高。
目前支撐美股上漲的動力主要還是天量充裕的美元流動性,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已經達到了歷史性的高位,達到2001年金融科技泡沫時期,也就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差了一些。可是我們要知道,與2001以及2008年相比,目前的國際環境與經濟情況不可同日而語。
2001年,互聯網正如火如荼,信息革命對經濟的貢獻正呈現正的效應,而2008年則是以中國進入WTo為代表的全球化深化所帶來的世界財富大爆發,可如今雖然有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5G等革命,但這些技術尚未完全成熟與部署,還沒能夠對經濟起到基礎性推動作用。而在另一方面,全球疫情還在持續反復,經濟復蘇雪上加霜,國際上美國聯合其他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遏制有增無減。因為中國的轉型升級帶來的高科技公司正在瓦解美國經濟以及美國股市的基礎與底座。
在這種背景下,美股憑什么有如此強勢的上漲?無非就是充裕的流動性以及美元霸權帶來的集聚效應。這種效應短期內是可以繼續維持的,但是終究不是長久之道。擺在美國面前的問題有很多,比如:
1 落后的基礎設施建設,相比較發展中國家,自然是優秀的,但是如果考慮到最新科技方面的匹配,美國恐怕還差得很多;
2 貧富差距,美國的貧富差距已經達到了一個歷史性的高位,上次如此還是在二戰后期,這種矛盾會激發無數的社會矛盾,影響正常的經濟秩序。
3 債務,美國目前的債務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經過過去幾年的減稅、戰爭,美國雖然富有,也消耗了不少。所以未來美國要做的事情就是加稅了,向盟友收錢,大家不給,向競爭對手收錢,大家亮刀子,只能劫富濟貧了。可是富人會乖乖繳械嗎?不會,在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的情況下,美國國內問題才是美國未來最需要擔心的問題。
中國也有很多問題,但是增長可以暫時掩蓋一切問題,美國面臨的恰恰是增長的問題,在中國的競爭下,部分高利潤的行業面臨著被替代的風險,會給美國經濟帶來致命的打擊,這也是為什么美國一直抓著中國不放的原因。
所以,這時候,美股看似很雄壯,其實已經很虛了,拜登的加稅政策一旦落地,疫情在全球范圍內開始得到有效控制或者結束,美股可能就會遭遇下跌。當然了,美股的上漲與美國指數的編輯特點也是有關系的,但最為重要的還是經濟。
有人肯定要說了,美股已經牛了那么多年,中國股市卻熊了這么多年,還有臉說別人?可是看待問題,不能刻舟求劍,目前的國際環境正處在歷史性大變局中,正處在矛盾集中爆發,不可調和的時期,任何改變的可能都不應該被輕易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