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買股法”5月數據:充滿假象、誘惑與陷阱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股民總愛以“紅5月”來表達對5月行情的期盼,但從30年來的走勢來看,15次上漲和15次下跌的走勢,正好漲跌各半。而且5月份既有1992年上漲達177.23%歷史最大月升幅,也有1993年下跌31.15%的歷史最大月跌幅,漲跌的極端走勢都出現在同一個月份。而如果我們將極端走勢剔除再來看,其實5月份大部分時間呈現的格局是漲跌互現的。除了紅五月,還有人說“五窮六絕”,這個又是如何呢?通過前面的數據,顯然也并不是真相,那么5月行情,究竟如何看待?
還原歷年的5月份走勢呈現兩大特點:第一,在大的反彈和下跌周期中,5月份的意義就是誘惑股民,進行洗盤,并不是趨勢主要階段,而是中繼。第二,5月走勢多曲折,走勢呈現聲東擊西的特性。月初、月中、月末的改變比較多,經常會有較長的上引線或者下引線,這其實才是歷年5月行情的特征。更具有迷惑性的因素是,歷史上的“5.30”大跌和“5.19”大漲,也都是在5月份,這意味著無論漲跌都有人對號入座,對股民形成干擾。
為什么5月份走勢會這么地復雜,而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呢?就是源于業績周期之后,迎來的是一段時間真空期,沒有業績因素,政策因素也相對之前有所減弱,各方面因素進入到無法證偽的階段。還有熱點方面,由于市場經歷過的各方面因素交織在一起,所以往往這個時候各路熱點都有過活躍了,市場的多空分歧增加。

市場走勢留下來的蛛絲馬跡與5月展望
2021年一波三折的走勢,春節前的權重沖高,春節后的調整,迎來了績差股、低價股的走強,而進入到4月份的業績周期,行業龍頭股、績優股活躍再次出現。而到5月,隨著業績周期結束,市場資金又面臨新的因素。
先來做一個小的總結,數據顯示,4月以來,兩市上漲個股為49%,下跌為51%,可以說是漲跌各半。漲幅超過20%的個股占比兩市6%,這其實值得股民注意,市場真的沒有大鍋飯行情,可以說各類熱點都有機會,但唯獨沒有普漲了,需要的是把握好輪動節奏。從行業上看,4月份醫藥醫療行業個股上漲比例最高,81%的行業個股上漲。其余上漲的行業中個股上漲比例20-50%左右。行業內的分化也是非常明顯的。
再來說指數,自2月18日調整之后,到了3.9日呈現了第一個低點,而到4月底,實際上,已經有了四個階段低點。而上行阻力區間,也非常明顯,指數沖擊3480-3500點后就是回落了,但也不會太深,形成一個相對較小空間拉鋸。總體空間是3328-3550點區間,5月份,能否突破是關注點,除非有增量資金,重回萬億元成交,那么會有突破;否則,若只有6000-7000億元量能,那么大概率還是保持這樣的箱體拉鋸。所以,投資者記住指數的低點穩步抬高,但高點始終難以突破,隨著時間堆積,這低點和阻力區匯聚,才有真正突破。但核心還是量能。如今是縮量可以有超跌反彈,但絕不可能無量突破3.8日中陰K線位置。
具體幾個指數,是有明顯差異的,如上證50是幾次低點刷新的,重心下移;主板和創業板都是重心上移的,且每次探低后,超跌反彈也是很明顯的,伏擊型利潤就來自于此,震蕩市不是沒有利潤,只是需要耐心和這種節奏的把握。說到節奏,經歷了4.19日中陽反彈,也有很多線索,如這一天凈流入超過百億元,加上之前一周的,6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凈流入超過400億元了。2021年以來,北向資金凈買入金額超過百億元的次數僅有兩次,但次日或3日內影響均不明顯,但隨后熱點持續性變好。之前也聊過,即便是2-3月份調整之際,QFII也是逆勢低吸的,所以這種低吸利潤模式也是很值得股民借鑒的。接下來,也重點分析5月市場的熱點變化,供大家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