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
咱們的A股現在的自主性是越來越強了,不管是美股、港股、A50,咱們誰都不理,你們的漲跌跟我們無關,我們的漲跌由我們自己說了算,我倒是希望這種風格或者說現象能夠持續,那么至少A股將不再看別人臉色了,說明投資者更成熟了……
首先,流動性利空帶來資本市場充分反應?
隔夜的全球金融市場可謂是風起云涌,不單單體現在股市,期貨市場和虛擬貨幣市場紛紛走出了讓人難以預料的情況,比如美股開盤大跌,但又逐步反彈,比如虛擬貨幣一地雞毛,但抄底的人樂此不疲,另外,隔夜的期貨市場那也是充分體現了投資者對于通脹的擔憂,我認為這些走勢都緣起于隔夜美聯儲的言論,對于縮減購債規模,這雖然跟加息不同,但是效果卻類似,所以資本市場給予了充分的反應,換言之,這屬于流動性利空……
回到A股市場上,滬指微幅下跌,創業板不能小幅上漲,與技術圖形而言,滬指能夠在跌破3500點之后逐漸反彈上行,最終收在3500點上方,那么這多少給人一種回踩確認支撐的感覺,這一點創業板走在了前面,因為創業板前天回踩3065點之后,昨天開始震蕩反彈,今天走出近期新高,所以技術圖形上算是回踩確認支撐后再度上漲的走勢。
幾大指數相比較而言,深成指跟科創50走勢趨同,滬指跟創業板走勢趨同,換言之,整個市場主要方向還是在反彈,側重點在滬指和創業板上,所以,在7月份之前,我給一個區間,滬指3500-3585點之間,創業板3090-3320點之間,因為當前屬于業績空窗期,基本面大多處于無效狀態,反倒是技術面更能給然參考意義,這兩個區間有一個共同點,都屬于在本次反彈的趨勢通道的基礎上反復,所以低點有浮動,但高點目前看不到變化……
其次,券商和保險護盤明顯,資金都在選擇抗通脹?
今天領漲的行業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抗通脹,我認為這多少還是受到了隔夜美聯儲言論的影響,家電、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和銀行領漲,最近很多人提到了美林時鐘,提到了經濟周期變化下的不同投資標的,有一定的邏輯,但每一次的變化都會有所不同。
家電、白酒和醫藥這些品種的確是傳統意義上的抗通脹品種,因為他們的周期屬性很低,所以就算知道他們的估值存在泡沫,資金依舊選擇了介入而不是逃離,這說明一點,他們在做最后的凈值管理,既然認為美林時鐘有效,那么最后的結局你也得接受。
沒有意外,鋼鐵、采掘和有色繼續領跌,但反彈還是比較明顯的,這說明投資者對于大宗商品很敏感,但股市的反應卻比較有限,說不上好與不好,不過二季度內的波段應該會比較明顯,體現在概念上,CRO、乳業、券商和白酒這些品種領漲,海洋經濟、金屬、數字貨幣、頁巖氣等品種領跌,基本反映了對應漲跌的行業。
異動數據流入的概念有兩個,白酒流入9億,券商流入23億,醫美和電力分別流出17億、20億,新冠檢測、中藥、銀行和航運小幅流出,從數據來看,幾大指數午后的反彈主要是券商在發力,所以效果比較明顯。
主力資金流出近226億,比昨天還多了70億左右,我看了個股前十的流入,券商占比不小,今天外資回歸,流出15.25億,主要是滬股通流出14.85億,深股通小幅流出,所以當主力資金和外資都在同時流出的時候,三大指數還能反彈,那可真是充分的體現了券商和保險的護盤力量,簡直比茅臺還好使,所以你看,就算茅臺不漲,券商和保險也能撐起指數。
最后,不要關注指數漲跌,短期只有這兩方面!
3月份以來的A股市場,總有一種東邊不亮西邊亮的走勢出現,比如一線白酒反彈不動了,那么撐指數的權重就不夠了,所以券商和保險總能在指數的危急關頭起到護盤作用,而且他們的估值那是真便宜,這就充分的體現了機構手里有錢。
流動性不單單要看各大央行的政策,你還得看公募機構手里有多少錢,比如當前全A總市值為88萬億,而公募基金總規模已經接近22萬億,所以他們對A股的影響有多大?另外,去年公募機構募集了那么多錢,2.18日之后并未大面積贖回,所以公募機構手上依舊有很多錢,還是那句話,在沒有全球系統性風險出現的時候,他們不會砸自己的盤。
換言之,明天指數的漲跌依舊是不重要的,如果定義券商和保險是護盤,那么一日游的現象就會比較明顯,而周期股近幾日大概率繼續以調整為主,所以,要么就是游資品種,要么就是抱團品種,指數震蕩,能漲的就只剩下這兩方面了,前提是你能扛住反復震蕩……
看完點贊,腰纏萬貫,關注木易,為您帶來更多投資知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