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啤酒行業:提價
開門見山。先說一下啤酒行業的幾個趨勢。
1、啤酒延續存量競爭,玩家頭部化集中。龍頭企業得益于其品牌力和渠道力,充分受益高端化趨勢,市場份額有望提升。據Euromonitor統計,2020年我國啤酒企業CR5為74.1%,相比2013年提升8.9%。預計規模效應下,頭部企業將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穩中有升。
2、高端化趨勢不變,價格提升貢獻行業增量。消費升級趨勢下,我國居民對中高端啤酒的需求日益提升。同時,由于量的增長遭遇瓶頸,為對沖成本上行,維持盈利能力,廠家只能從提價入手,優化產品矩陣,加速布局中高端產品。據Euromonitor統計,在過去五年中價增貢獻了行業的主要增長,2020年我國啤酒噸價提升9.9%,銷量減少6.0%,價增仍是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高端啤酒景氣不改。
3、我國啤酒產量恢復。
4、啤酒原料成本持續上升:進口大麥價格上漲、包裝原材料玻璃的價格持續上漲、包裝原材料瓦楞紙價格環比上漲。
5、啤酒庫存消化良好,各酒企一季度業績放量。疫情后啤酒板塊優先完成庫存清洗,基本面表現強勁,頭部酒企均實現雙位數營收高增。據公司公告披露,青島啤酒1Q21實現營業收入89.28億元,同比+41.9%;重慶啤酒1Q21實現營業收入32.72億元,同比+56.9%,終端庫存情況良好,實現爆發式增長。
6、轉為利潤優先戰略,盈利能力穩步提升。隨著競爭格局的趨于穩定,各品牌自份額優先轉為利潤優先,逐步縮減在優勢地區的費用投放,聚焦次高端和高端價位帶,減少低端啤酒價格戰,盈利能力穩步提升。據公司公告披露,青島啤酒1Q21凈利潤率達11.81%,同比+3.0pct,環比+3.4pct;重慶啤酒1Q21凈利潤率達18.83%,同比+10.8pct,環比+2.6pct;華潤啤酒20年凈利潤率達6.45%,同比+2.6pct。
7、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或帶動終端價格上行。我國啤酒產業鏈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和包材供應商,中游為啤酒生產商,下游為銷售渠道和消費者。隨著大麥、玻璃等成本的不斷上行,啤酒生產商的生產壓力將向下游傳導,有望帶動終端價格上行。
8、人均啤酒消費量下降,產銷量持續下滑。在人口老齡化的推動下,我國15-64歲人口在2011年左右達到頂峰,帶動人均啤酒消費量不斷下降,2019年我國人均啤酒消費量僅為32.56萬千升,同比下滑4.8%,致使我國啤酒產銷不斷下滑。據Euromonitor統計,2020年我國啤酒銷量為4,269萬千升,同比-6.0%。據中國酒業協會統計,2015-2020年我國啤酒產量五年CAGR為-6.3%,預計未來仍將維持震蕩下跌趨勢。
二、新式飲品:賣貴
飲料類社零總額延續高增。上半年,飲料類限額以上企業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9.2%,景氣度持續上行。
1、持續增長:軟飲料產量持續高速增長。
2、多元共存:能量飲料、即飲咖啡等飲品需求增加,軟飲料出現多元共存市場。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長,消費者健康意識逐步提升,不再偏好糖和添加高的飲品,廠家相繼推出“0糖”、“0脂肪”的無糖茶、氣泡水、奶茶等新品,受到市場歡迎。同時,能量飲料、即飲咖啡等飲品需求日益增加,功能性飲料市場不斷擴容,推動我國軟飲料市場朝著品類多元化、健康化的方向發展,構筑多元共存市場。
3、高單價能量飲料領航市場。5月27日,東鵬飲料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吸引大量資本關注。能量飲料客單價高、用戶黏性強,近十年復合增速高達17.3%,顯著領先于其他行業,東鵬作為能量飲料的先行者,市占率僅次于紅牛,先發優勢顯著。資本市場的熱捧得益于公司強勁的基本面支撐,1Q21東鵬飲料實現營業收入17.11億元,同比+83.37%;歸母凈利潤3.42億元,同比+122.52%,基本面持續向好。
4、存量競爭:千億新式茶飲競爭火熱。奈雪的茶成為全球“新式茶飲第一股”。我國現制茶飲在過去幾年經歷了供應鏈優化、社交場景化、品牌化和數字化升級,奈雪的上市將加速行業競爭,推動茶飲界進入存量市場的爭奪階段。據灼識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式茶飲市場規模達1136億元,過去五年CAGR為21.9%,預計未來五年仍將維持24.5%的復合增速,成為茶行業規模最大的細分行業。
除奈雪的茶外,喜茶、蜜雪冰城等新式茶飲也曾透露出上市計劃,吸引資本市場加速涌入,帶動飲料市場熱潮。
三、調味品:外賣
調味品產業長期朝陽,具備較好的抗周期性。
1、行業邏輯:消費觀念升級+家庭烹飪轉向餐飲,共同推動調味品價格帶、用量提升,行業增速有望長期維持在10%左右。2020年疫情期間餐飲消費場景受阻,消費回流家庭消費,占比分別為56%和30%,自Q220起消費場景恢復,調味品營收同比和歸母凈利同比持續增長,Q121實現營收同比31.1%,歸母凈利同比23.1%。
2、廠商、經銷商、餐飲店均承受較大經營壓力,餐飲全產業鏈加快洗牌,具備強競爭力的龍頭有望實現集中度快速提升,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
3、餐飲連鎖化、外賣化促進復合調味料快速增長。連鎖餐飲要求口味一致性及降本提效,外賣較強的時效性要求提升烹飪效率,產生復合調味料的使用需求。生活節奏加快下,家庭消費者具備簡單便捷的烹飪訴求,復合調料較好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復合調味料成長潛力大、增速快、集中度低,行業龍頭紛紛布局搶占先發優勢,海天味業于20年12月推出7款中式復合調味料、千禾于21年5月上線五款中式復合調味料。
4、疫情反復有利于復合調味料擴大用戶群體。家庭用餐頻率大幅增加為培育消費者復合調味料使用習慣提供有利時機,餐飲承壓客觀上加速了餐飲連鎖化的進程,復合調味料滲透率正加速提升。據艾媒咨詢統計,2020年我國復合調味品滲透率僅為26%,顯著低于美國(73%)、日本(66%)、韓國(59%),有較大提升空間。
5、餐飲渠道恢復尚需時日。受疫情反復影響,居民收入尚未恢復至原水平,消費意愿較低。當前餐飲消費雖有所恢復,但僅恢復到19年同期水平,1-5月社零餐飲總收入為17,788.4億元,同比19年+1.3%,其中1-2月/3月/4月/5月分別同比19年-2.3%/3.5%/2.9%/5.1%。據摩根斯坦利報道,五一長假期間海底撈整體翻臺率為4.5-5次,僅恢復至19年同期的70%-75%水平。同時,社區團購的興起逐步搶占C端用戶心智,整體需求偏弱。從供給端來看,調味品行業當前庫存水平較高,疫情期間公司為保障業績,部分透支渠道力,傷害經銷商體系,仍需積極調整,靜待終端銷售恢復。
特別提醒:本文為投資邏輯分享,不構成投資建議。
投資理財##巴菲特##股票##財經頭條#
巴菲特讀書會
價值投資理念、知識經驗學習與交流平臺,投資風險教育平臺。
發現價值,踐行價值。書會長期開展獨立投研活動,定期發布原創研究報告,組織線下分享活動。
“行穩致遠”,秉持“專業、謹慎、誠信”的精神,努力與會員和客戶共同實現長期價值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