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才過了兩個交易日,5萬億市值級別的騰訊,居然就跌了15%。
當然,這不是個例。
4萬億的阿里,兩天跌了12%。
還有1.5萬億的美團,兩天跌了30%。
而這兩天的中概股表現,只是上半年的一個縮影。
自今年高點以來,腰斬是標配,連騰訊阿里這個級別的公司也不例外。
中概教育股這里就不說了,因為跌了90%+,市值規模已經完全不夠級別進入這個榜單了。
現在的市場非常恐慌,消息滿天飛。
國內要反壟斷,要控制互聯網公司的利潤,老美那邊說要限制基金買中概股。
咱也不知道真假,總之就是非常嚇人。
A股這邊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在硬科技賽道上的藍籌白馬,高位回撤30%以上是標配。
上一次市場這么跌還是2018年,當時也是市場整體性的大跌。
不過區別在于,現在即使是大跌后,很多股票的價格也比2018年高很多。
2018年是市場整體性過于低估,現在只能說是局部低估。
有不少股票之所以跌幅很大,不僅僅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利空因素,也有去年漲幅過大要修正的原因。
一般來說,其實市場整體性下跌,沒有單只股票下跌恐怖。
其他股票都不跌,就你一只股票跌,那大概率是這個公司出大問題了,可能永遠沒有機會再漲回去了。
但是,市場整體性下跌,回過頭來看,都漲回去了。
因為股票市場從長期看,是在曲折中上漲的。
相信這次也不會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