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將結束,2022年即將到來。
任澤平對于2022年經濟形勢的5大關鍵詞是,雙周期、穩增長、新基建、軟著陸、提估值。 所以,對于股市的走勢更應該樂觀一些。
道理很簡單: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因為經濟變差了,所以貨幣新的一輪寬松要來了,貨幣寬松了,水多了,資產價格就會漲!
而且,歷史上的寬松貨幣政策里不僅會有持續的降準,還會有LPR繼續下調、降息等利好政策出現,那流動性自然會很充裕。
那么,歷史上流動性充裕+貨幣寬松周期到來利好哪些板塊呢?
很顯然,我們從歷史上幾次大級別的牛市寬松貨幣周期經驗發現,利好金融、非銀金融,周期等板塊,再加上目前他們估值比較低,業績又特別好,2022年全面注冊制又會落地,所以,“指數行情”一定會來,就像2014年底,2019年初,2020年中。
而指數行情到來之后,往往會跟著“個股行情”,也就是說,2021年Q4~2022年Q1(甚至2022年上半年),在貨幣寬松周期的流動性充裕情況下,我們是可以樂觀積極看待市場走勢的,耐心等待“指數搭臺,個股唱戲”的到來。
而且,我個人認為會比2019年的那一波和2020年的那一波都要強!
任澤平對于2022年經濟形勢的5大關鍵詞是,雙周期、穩增長、新基建、軟著陸、提估值。 所以,對于股市的走勢更應該樂觀一些。
道理很簡單: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因為經濟變差了,所以貨幣新的一輪寬松要來了,貨幣寬松了,水多了,資產價格就會漲!
而且,歷史上的寬松貨幣政策里不僅會有持續的降準,還會有LPR繼續下調、降息等利好政策出現,那流動性自然會很充裕。
那么,歷史上流動性充裕+貨幣寬松周期到來利好哪些板塊呢?
很顯然,我們從歷史上幾次大級別的牛市寬松貨幣周期經驗發現,利好金融、非銀金融,周期等板塊,再加上目前他們估值比較低,業績又特別好,2022年全面注冊制又會落地,所以,“指數行情”一定會來,就像2014年底,2019年初,2020年中。
而指數行情到來之后,往往會跟著“個股行情”,也就是說,2021年Q4~2022年Q1(甚至2022年上半年),在貨幣寬松周期的流動性充裕情況下,我們是可以樂觀積極看待市場走勢的,耐心等待“指數搭臺,個股唱戲”的到來。
而且,我個人認為會比2019年的那一波和2020年的那一波都要強!
評論 2
格爾木的秋天 2021-12-24 06:44
大仙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