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個重要的新聞想必大家都看到了,要支持平臺經濟和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從開放的角度促進競爭。
這個消息出來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那就是利好,甚至有頭部大V認為中概股這次終于熬到頭了,過去的一年時間反壟斷一直壓的互聯網平臺喘不過氣來,如今的感覺這些利空要結束了,對平臺類企業來說最大的不確定性消除了,從理論上來說這些企業的股價經過了大幅度下跌之后似乎意味困境反轉。
所以早上的時候看到了跟互聯網科技相關的基金都暫停大額申購了,這大概率是一些資金提前埋伏了進去,大家都等著平臺類個股開啟新一波上漲呢。非常不錯的現象是,這個消息發布后,昨晚美股上市的中概股確實上漲了一波,于是大家就在想今天開盤后的港股中的平臺類個股是不是要在這種利好的支持下上漲一波呢,我估計抱有這種期待的不在少數,然而讓大家失望的是,今天港股上市的平臺類企業表現的很不盡人意,多數幾乎處在回落的狀態,無論是騰訊控股還是美團,盤中最大降幅都在2個點以上。
為什么在利好效應下,今天的中概股反而跌了呢?
首先,大家要想明白一點,既然此前能對平臺類企業的進行規范,自然有其道理,現在鼓勵和支持平臺企業健康發展,并不見得要重新走過去的老路,如果說開倒車的話,那么此前監管的意義又在哪里,我覺得很多人看待這個問題存在意識上的錯覺,認為利空都消除了,說明監管告一個段落了,我的理解是對這件事就到目前為止了,未來還是要按照監管的規則,這樣以來平臺類企業的業績還能恢復到以前的狀態么,我想監管之前和監管之后的業務模式肯定會有很大區別,體現在業績層面自然就不一樣了。
這樣就會出現一種情況,盡管要促進平臺類企業健康發展了,那么對這類企業來說則意味著重新構建發展模式,業績的穩定性也就沒有辦法和以前相提并論了,如此對一些資金來說,即便很看好這類企業未來的發展,那么也會將買入的時間大大的向后推遲,可能會看幾個月時間,給企業一些轉型的觀察期,表現在股價上當然不會那么犀利了,至于說美股那邊的表現,多數情況是情緒面推動的,與港股的表現還是多少有點區別;
其次,新聞中還提到了一句非常關鍵,那就是“鼓勵平臺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這就是說平臺類企業未來的發展大概率要轉型了,似乎從金融的屬性中逐漸脫離出來,而是轉向科技創新,其實這本身是好事,但是這個對公司的盈利周期會有多長,或者科技創新的研究時間會有多久,都會對市場產生很多不確定性,如此健康發展要辯證的去看待,未必就是要回到從,回到過去的老路上,這對股價來說都有個逐漸消化的過程,而并非立即演變為利好;
最后,這個道理大家似乎都懂,當一個利好出來的時候,尤其是經過一定時間的消化,市場往往走勢顯得更為理性,如果說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是在今天盤中,股價的表現大概率就較為亢奮了,而昨天下午到今天早上,市場經歷了短暫的消化后,資金對這件事的看待更為理性了,所以說出現價格回落屬于正常的消息反饋,究竟利好市場的認可度如何,還是要經過幾天時間大概率就體現出來了;
---------
從昨天的60分鐘走勢圖看,今天應該出現一根突破性的大陽線,然而盤面走勢還是相對的卷,不知道資金在等待什么,不過目前整體形態還是維持在3100點附近的蓄勢階段,是否在等待20日線的鉤頭向上,短期內暫時先這么預期,不妨再等等看,目前就是震蕩,指數沒啥風險。
免責聲明:文中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或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請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