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證監會罕見發文定性:因連續三年涉嫌通過仿造、變造增值稅發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通過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將不滿足會計確認和計量條件工程項目納入報表,虛增固定資產等,康美藥業在披露年報時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
通報的內容主要包括:
一是通過仿造、變造增值稅發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
二是通過偽造、變造大額定期存單等方式虛增貨幣資金,將不滿足會計確認和計量條件工程項目納入報表,虛增固定資產等;
三是康美藥業涉嫌未在相關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情況。
然而,處理的結果卻讓廣大投資者大跌眼鏡:
一是對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 60 萬元的罰款;二是對馬興田、許冬瑾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 90 萬元的罰款,其中作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 30 萬元,作為實際控制人罰款 60 萬元;三是對邱錫偉給予警告,并處以 30 萬元的罰款;四是對莊義清、溫少生、馬煥洲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 25 萬元的罰款;五是對馬漢耀、林大浩、李石、江鎮平、李定安、羅家謙、林國雄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 20 萬元的罰款;六是對張弘、郭崇慧、張平、李建華、韓中偉、王敏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5 萬元的罰款;七是對唐煦、陳磊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 10 萬元的罰款。
造假887億,頂格罰款60億?這是在懲罰造假者,還是在鼓勵造假者?
不少投資者出離憤怒了,甚至有人調侃,周一看來要漲停。
表哥跳出來說,都坐下,大家息怒,你們誤會證監會了。
何以見得?
一、證監會是《證券法》的配合執行單位
現行《證券法》的罰款金額定于1998年,在當時60萬是一筆巨款。想必法律設計者考慮到這個金額具有非常大的震懾力了,結果沒想到20年后,60萬都不夠上市公司高管們的喝茶錢。
為什么要設上限呢?因為法律還要約束執法機關的權力。畢竟落地執行的,是執法機關,如果法條過于嚴厲,不排除有執法機關濫用職權,導致企業家受迫害入獄的情況出現。
嗯,表哥不方便舉例了,對于濫用職權這點,不少企業家都心有余悸。
而且法律的修改比較復雜,歸口部門是全國人大,雖然現在看起來不合理,但是證監會其實一直在推動相關內容的修訂。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稱,證監會正在會同有關方面,推動盡快修改完善《證券法》《刑法》有關規定,擬對發行人、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信息披露虛假等證券違法行為,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罰款、罰金數額標準。
從證監會的言論看,將違法者罰的傾家蕩產是有可能的。
很多投資者誤解最深的是,60萬并不是造假者的上限!!!60萬只是現行《證券法》的上限!!!
在《證券法》后面,還有《公司法》、《刑法》、《稅法》、《增值稅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其中,相當一部分法律是沒有上限的。
比如增值稅發票造假,上限是死刑!!!
二、《公司法》、《刑法》等法律是沒有上限的!
違反《證券法》的上市公司,往往同時違反《公司法》、《刑法》等其他法律法規,達到標準的,通常會移交司法機關處置。
60萬上限只是《證券法》的管轄范圍。
以證監會的通報為例:仿造、變造增值稅發票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
這一條,妥妥的違反《刑法》、《稅法》、《增值稅暫行條例》了。
《刑法》法條是這么規定的:第二百零六條 偽造或者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量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偽造并出售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數量特別巨大,情節特別嚴重,嚴重破壞經濟秩序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所以說,大家誤會證監會了,60萬根本不是造假者的上限!后面有牢獄之災等著,甚至有可能是無期、死刑!!!
三、造假上市公司曾經被罰數十億
根據最高法《關于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上市公司因虛假陳述導致投資者權益受損,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以“證券虛假陳述”為關鍵詞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搜索發現,一審民事裁定書超過5000份,裁定年份在2017年之后的所占比例占近七成。
《A股上市公司風險白皮書(2019)》數據顯示,在民事索賠方面,2009年~2018年A股市場上市公司遭受股民索賠的累計金額達55.4億元,涉及近10%的上市公司(330家)及逾7萬名股民,其中近五年的索賠金額占比接近80%。
很顯然,上市公司造假的上限絕不只是60萬。
雖然股民維權相對困難,但近年來成功案例非常多,賠償金額也動輒數以億計。比如萬福生科、科龍電器等經典案件。
四、受損股民如何維權?
首先找一個維權律師團隊,這種比較著名的上市公司,會有不少律師團隊盡全力協助股民打官司,股民只需要準備以下資料和律師聯系即可。
1、身份證公證書(本人持身份證在當地公證處辦理“身份證復印件與原件相符”的公證書);
2、證券賬戶查詢確認單(在開戶證券公司營業部打印);
3、加蓋證券公司營業部印章的涉案股票對賬單(對賬單含有姓名、證券賬號、買入賣出日期、證券代碼、成交股數、成交價格、成交金額及傭金)。
評論 81
干嘛37215576 2019-08-18 10:00
康美財務數據造假,我就想知道有誰會被判刑?@國家稅務總局
自由和能源 2019-08-18 09:59
偽造有價證券票據,光這一條,十年不能少吧?
13833910548 2019-08-18 09:59
瑞華事務所必須嚴懲,必須罰他個傾家蕩產。
宋Liren 2019-08-18 09:54
發多少股民都是2手空空,最少應該注銷控股股東的所有股權。不過都已經質押套現了,里面的門道套路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最容易造假的行業就是醫藥行業。
火炎炏焱燚水淼 2019-08-18 09:50
公司雇來的寫手吧!為公司洗白白,減少輿論關注點。
極速蝸牛136987032 2019-08-18 09:50
明天買康美藥業
寧波瑞信注塑機周 2019-08-18 09:48
重點是賠償小股民的損失
山里人73042085 2019-08-18 09:48
公司造假,其實與證券法證監會關系不大
QQ空間用戶27992659 2019-08-18 09:45
想要根本改變就需要向美股一樣,建立健全的投資者賠償機制,這樣會有很多專業的打假機構誕生,美國就有很多私立的股市維權機構,只要追償成功就能分成,這些機構就是以此為生,這樣就有了很多四面八方的監管,中國很多公司在美國上市,一去就被很多機構盯上了,那是有利益驅動的。
紅雨蘭Alex 2019-08-18 09:45
為何60萬的定格處罰這么久了還不修改?
心想事成157193420 2019-08-18 09:44
英明領袖證監會。太英明了,全國股民點贊?
水藍色的幸福436 2019-08-18 09:37
這樣的公司應該一大把
QQ空間用戶79369 2019-08-18 09:37
推動修改證券法,不要像研究房產稅一樣來個十年二十年
川哥bg 2019-08-18 09:36
多少上班看報紙,月底發工資,年底拿獎金,幾十年就沒有動動腦子,就不能靈活運用,坑害的都是散戶。
手機用戶4028845353 2019-08-18 09:35
我只是關心,咋賠償散戶,咋賠償散戶。
深深168 2019-08-18 09:34
造多少假罰多少款,股民按股分配罰款,
手機用戶5349188125 2019-08-18 09:33
對投資者怎賠償?
Alex29657 2019-08-18 09:32
別急,退市妥妥的!
用戶8741811185959 2019-08-18 09:25
讓小散們好好活著吧
用戶409680453745 2019-08-18 09:20
坐牢,誠信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