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始推行全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一條看似并不起眼的消息,包含的信息量太大、太復雜。
我國計算養老保險的基數,全國各個省份都不一樣,比如:全國最低的黑龍江省是5865元,最高的地區是上海市是11396元,相差近一倍,北京市也達到了11082元。同樣工作年限、崗位的企業員工,按這個不同基數算出來的退休工資,就和它們的基數差距一樣,所以,都在為社會做貢獻的勞動者們意見很大,兩會關于這個議題的提案不少,終于,人社部宣布:從2022年開始逐步全國統籌。
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但是問題來了。每個地方的職工上班,就是同一個區域,企業不同,收入不一樣,有高有低,上交的養老保險費也不一樣。統籌,意味著對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職工不公平。同時,全國提高計費基數,最根本的問題:退休工資都提高了,錢從哪里來?黑龍江省上交的錢夠開支嗎?不夠。
社保資金進入股市已經有很多年,每年的收益大慨在8%上下。也就是說:養老保險的錢錢還得從股市里面找。大家別笑,我昨天就說過這樣一句話:無論股民還是基民,都是難民。有人虧欠,必然就有人賺錢。扣除國家的印花稅、券商的費用、基金公司的管理費,社保資金每年也會賺走一個龐大的金額,為全國離退休職工提供退休金到位的必要補充,類似于企業年金。
都說我們管理層害怕股市上漲?為什么呢?上漲不好嗎?對股民而言,不停上漲的牛市,自然高興,可對社保資金而言,也許就不那么友好了。牛市,股票價格不停上揚,買進的成本就會不斷提高。社保資金歸集,是從職工工資中提取上交,股市上漲,買入股票的成本高、風險大,如果出現暴跌,這可是全國退休職工的養老錢啊!誰付得起這個責任?
從這個想法看市場,大A十幾年維持在3000點就很好理解了。大盤漲到3700點,先知先覺的資金賣出股票,操盤的基金經理海外度假,靜待指數和個股的回調。昨天有人說,指數跌倒甚至跌破3000點后,總有神秘資金拉起,許多有價值的績優股都有大量資金買入,“神秘資金”,你該明白它是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