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東烏四州公投結果公布,不出意外的話肯定是全并入俄羅斯。我估計后面俄軍會收縮防線,重點守住這四個州,但烏克蘭與北約也不會善罷甘休,這場仗有的打了,來回拉鋸個三、五年都有可能。
不過這確實最符合美國的利益,一方面通過長期戰爭消耗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另一方面通過制裁削弱俄羅斯的經濟能力,兩頭放血,不容樂觀。
歐洲那邊也將付出高昂的代價:能源少了幾乎一半,只能滿世界去買,關鍵供給人為減少,哪怕大宗降價,恐怕到歐洲手里還是漲價。
價格是由供需匹配度決定的,供大于求跌、供小于求漲。如果自身還學土耳其,搞放水抗通脹的騷操作,那恐怕真就美如畫了:土耳其目前通脹率高達80.2%,連續15個月飆升,創24年來新高,再加上美元收水,這日子真是越來越有判頭了~
英國央行已經預警:未來幾個月英國的通脹率都將超過10%。特拉斯減稅政策發布后,對沖基金對英鎊的空頭押注創下了2013年以來最大的增長幅度。
美元加息,大宗降價,通脹卻居高不下,同時經濟衰退,這叫什么?這就是教科書般經典的“滯脹”啊!
……
A股今天終于迎來了像樣的反彈:兩市共4313家上漲、453家下跌,但量還是不行,僅成交6661億,好消息是北上資金繼續凈買入33億,本周凈流入76億。
白馬股領漲,看這架勢,資金確實開始博弈防控放松的預期:食品加工、啤酒、寵物、白酒、醫療服務、中藥、旅游航空機場全線大漲,周期資源領跌。
當然,這些板塊漲幅大,也是因為跌太多了:像良品鋪子,從高點下來-70%,三只松鼠-80%,通策醫療-70%,長春高新-70%……
預期決定方向,超跌帶來彈性。畢竟里面的機構該跑的早跑了,沒潤的的也都被套得死去活來,不可能現在賣,所以稍微給點火星子就能爆裂,這也是為什么反彈前兩天最猛的原因。
還有條傳聞跟反彈相關:據說基金公司和銀行被窗口指導,要求凈買入股票,以對沖拋盤。銀行自身不能買股票,但它們都有理財子公司,兒子也得凈買入。
這個無法證實,不過從縮量來看,拋壓確實小了許多,否則只有放量才能大漲。
不管傳聞是否為真,縮量大漲本身就值得警惕:縮量意味著后續接盤力量不足,那么盈利盤隨時會砸盤跑路,抄底資金全是潛在的空頭,這時候應該賣出做波段,而不是追高買。
只有放量、最好連續放量,把籌碼的成本不斷抬高,行情才能反轉。股票的本質就是一堆籌碼,有人愿意出更高的價格買才會漲,除非被完全控盤坐莊,比如廣發電源、廣發航空、易方達儲能。
不管怎樣,好歹能舒坦一天了,連續虧錢誰都遭不住。熊市里經常上演老鄉別走的戲碼,大家一定要學會甄別:除了量,圖形均線、外部事件、流動性預期、政策走向等等,都是判斷趨勢的重要因素。
A股絕不能格局,給大家看一張圖:
過去十年,漲幅最小的上證+50.36%,最大的偏股型基金指數+157.16%,年化復合收益率在4%-10%之間,勉強跑贏無風險理財而已。
但上證的振幅卻高達164%,滬深300振幅177%,偏股型基金指數振幅258%。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做好波段,年化復合收益率可以提高到10.3%-13.6%,比持股不動提升36%-157%。
利用情緒波動掙錢,才可能獲得巨大的超額收益,否則不比買理財強多少,這是A股特色,我們應該學會利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