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
8月15日(上上周四)的低開高走,是大家所憧憬的,周一早盤的抄底行為、估計相當部分也是源于此。但是,現在與當時所處的位置環境完全不一樣。
當時,市場處于短線拋壓較輕的階段,無論高開還是抵抗、皆殺不出拋壓,這意味著,反彈遭遇的壓力較輕;而現在呢,上周一的大漲把市場的情緒給帶了起來,上周二-上周五的震蕩又一直在5日均線之上,只看純技術、不看資金行為的朋友,是比較容易樂觀的,至少不悲觀,但也正因為如此,周一的大幅低開,意味著上周進場的這些資金變為了套牢盤,而周一的盤面已告訴了我們,上周被套的、多數都沒出來呢。
并且,不僅被套的不愿出來,周一還有進場抄底的呢,這些都是潛在的拋壓,因為若接下來反彈,這部分就會變成獲利拋壓。所以,雖同是大幅低開,市場環境完全不一樣,這次拋壓是有的,若是想反彈向上,將遭遇上周套牢拋壓與周一獲利拋壓的雙重壓制,此時再看市場情緒的不恐慌,你還認為是好事嗎?
8月27日
今年下半年以來,機構不斷的在科技、消費、醫藥這里挖掘,初期是挖業績增長,后期是挖性價比,或疊加低位,或疊加熱點題材,如醫藥龍頭華北制藥,就是從低位打出來的。這意味著,重基本面的機構方向,不能只看業績增長了,位置不高也需看重,漲高了的、需小心高位的滯漲;當然,如果后面有個調整,機構方向會有更多的機會可挖。
再說游資的題材方向,之前是三板不過崗的弱勢,近期明顯復蘇,而引領題材情緒的就是九鼎新材,打住了高度,帶活了游資炒作熱情,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最近打板龍頭、是比較賺的,即便趕上了這兩天的分歧,也沒讓人吃面,高位情緒仍穩定著。
當然,這里的高位,主要是局部的題材龍頭,因為板塊效應僅在炒作的初期有,后期掉隊現象比較嚴重。所以,短期做題材熱點,是必須要做龍頭的,只是,這主要適合風偏較高的激進者,不會打板的、估計不好做,不過,這塊后期也要注意做新不做舊、做低不做高的高低切換。
8月28日
這一波行情,始于8月15日(上上周四)大低開后的絕對反擊,而九鼎新材正是風向標。在此之前的將近一個半月,高位情緒很差,一度出現三板不過崗的現象,而在此之后,指數漲的并不多,除了上周一和這周二有外力助力的上漲,其余皆僵持為主,但這段時間的題材熱點卻是精彩紛呈,確切的說,應是局部的題材龍頭精彩紛呈:
大龍頭九鼎新材、拉出了七連板,之后連續3天高位分歧,卻并沒有埋人;深賽格,深圳板塊的龍一,板塊早已分化了,可深賽格卻收出了8連板;華北制藥,醫藥龍頭,連板雖只有4個、卻是7天6板,周三一字板炸開了,卻并未翻綠,大面談不上。
可以說,高位情緒雖有出現分歧,卻并沒有崩掉,整體還是偏穩的,而只要高位情緒不走壞,即便短期有調整、也不會弱到哪去。只是,一旦高位股集體開面館了,那就要三十六計、能遛則遛了。
(注:不擅做強勢龍頭或連板龍頭的朋友,僅可通過觀察高位標的、確認行情轉折點,不建議直接做)
8月29日
展望9月:一是9月1日3000億加水,接下來金毛會怎么搞事?會暫停或延后嗎?9月還約著談嗎?仍有著較大變數,只能一步步看了;
二是美降息預期,時間窗口是9月19日,大概率會降息,但對咱們的影響、可能更多來自外盤的波動干擾;
三是富時羅素納入A股因子從5%提高到15%,9月20日收盤后生效,類似作用、可參考8月27日;
四是雙節影響,中秋在9月中旬,只有3天,影響可忽略,但國慶就不一樣了,最后一個交易日夾在周末與國慶之間,幾乎相對于10天的假期,除非外盤走勢明朗,否則,這樣長的不確定性,會抑制大資金的做多積極性。
所以,除非有超預期的利好,否則,9月樂觀的條件仍不具備。當然,不樂觀,并不等于悲觀,之前有給大家說過,下半年市場將呈現明顯的扁平化特征,上與下都難有空間,但中間僵持的時間將會被拖長,而所謂的分歧,只是在哪個區間波動而已。上臺階震蕩,這是大家所希望的,而若是走下臺階的震蕩方式,下的過程是需要避的,其余時間風險不大。
8月30日
對于9月行情,周四有結合事件預期簡單分析,結論是:9月樂觀的條件暫不具備。但是否會悲觀?卻也未必。
老丁覺得,指數即便遇阻了,還是更容易僵持,因為下半年的市場是扁平化的市場,上下空間窄、時間將被拖長,你無論是看多、還是看空,都很容易被打臉,但都疼不到哪去,而僵持中、更考驗的還是對個股的選擇,只是需注意的是,若是下臺階的震蕩方式,還需避開下臺階的那一下,然后才是機會。
就像去年,看似很慘的一年,但你只要避開1月底2月初、6月、10月的那三波大跌,賺錢的機會還是不少的,所以,在扁平化特征下,指數雖容易雞肋、卻不得不看,不然,你又如何避下臺階的那一下呢?
當然,指數只是參考因素之一,就像近期的行情,高位股情緒也是一個較重要的參考因素,周五的高開低走+跳水,正是高位股給帶的。從這個角度,若周五殺跌的高位股、下周初能盡快止跌穩住,短期繼續在2900點附近(更多在下方)僵持的概率仍較大,屆時可以回頭看做個股,否則,就需等下個臺階、再積極做個股了。
持倉策略與大盤點位對比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