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到現在,國投電力可以算是我持倉中最為堅挺的一只票,陪我度過了這段極端艱難的日子,也許在牛市中它的表現始終有些拉跨,但在熊市里真心起到了防御基石的作用。
10月28日,國投電力公布了最新的三季報。2022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1.71億,同比增長18.02%;凈利潤41.26億,同比增長18.74%;扣非凈利潤40.25億,同比增長23.97%。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154.77億、凈利潤17.78億、扣非凈利潤17.48億,分別同比增長18.68%、56.77%、68.71%。坦白講,或許正是這份穩定的成績單,才致使公司能夠在今年市場的驚濤駭浪中,保持住了相對的抗跌性(年內下跌幅度遠遜于大盤)。
之所以能夠延續穩定的狀態,短期看最大的功臣在于電價的上浮。根據公司披露的第三季度主要經營數據,2022 年 7-9 月,公司境內控股企業平均上網電價0.337元/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76%。2022年1-9 月,公司境內控股企業平均上網電價0.350元/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0.10%,顯然這對業績的提振作用非常大。
電價上漲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今年遭遇到了史上罕見的極端酷暑、干旱天氣,導致電力供需吃緊,從而發生了此消彼長的變化。同樣由于天氣原因,年內雅礱江流域來水明顯偏枯,對產能的制約較為明顯;但好在適逢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楊房溝水電站投產,以及調度環節的優化,1-9月水電板塊的發電量及上網電量依然分別增長了16.89%和16.87%。盡管維持了增長,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今年雅礱江流域產能其實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對來年是留有余力的。
同時,受區域雨水分布不均以及火電區域社會用電量降低的影響,今年1-9月火電部分的發電量、上網電量分別同比下降了-16.71%、-17.15%,盡管電價有所上漲,其實也并未做到量價齊升。
另外,風電發電量、上網電量分別同比下降 -0.53%、-0.47%,平均上網電價上漲了5.51%;光伏發電量、上網電量分別同比增長16.27%、16.1%,平均上網電價下跌了5.49%。但由于占比不大,對整體業績影響有限,所以這里不再過度贅述。
綜合上面的情況,從短期看電站這門生意面臨著政策、氣候、經濟環境等眾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偶然性極強;但從長期看社會總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利空與利好往往能夠相互沖抵,顯然又具備著穩健、高確定性的一面。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