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持續震蕩的背景下,醫藥板塊以強勢的表現,在板塊輪動的情況下不改上行趨勢,主要是得益于醫藥行業的收入獲得了穩定的增長。從具體的數據來看,今年1-7月份,醫藥行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分別為8.9%和9.3%,利潤增速小幅高于收入增速,說明醫藥行業在各類費用縮減之后,利潤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一方面是醫保目錄藥品的擴容以及帶量采購帶來的利潤的增長,另一方面是得益于醫藥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醫藥行業在支付端調整結構的過程中,行業產品的結構也在快速,從2015年開始,各個省市的采集工作接近尾聲,采集帶來的邊際效應逐步遞減,但部分企業的新產品的投放為醫藥公司的業績向好起到了推動左右。在新舊動能的轉換過程中,醫藥產業增長的持續性和韌勁,同時相比制造業整體連續下滑的業績的表現而言,醫藥制造業仍然顯示了非常明顯的比較優勢。
從二級市場的角度來看,今年7-8月份,醫藥板塊的漲幅超過滬深300指數,最近這兩個月的表現明顯好于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從估值方面來看,目前醫藥行業的估值中樞進一步提升,對于醫藥行業的后續表現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醫藥行業有望進一步上行。
從具體的公司估值比較來看,估值存在一定的分化,創新醫藥的估值預計能達到45倍以上的水平,而傳統生產制藥企業的估值大約在20倍左右,從這個角度來看,傳統制藥企業的發展相對穩定,股價上行趨勢明確,但是相對于創新醫藥公司的估值情況來看,創新醫藥有更大的波動性和更大炒作空間。從這一角度來看,穩健性的投資者可以關注業績穩定的傳統制藥公司的持續性機會,而對于創新醫藥以及部分處于二線的醫藥公司來說,隨著市場關注方向的轉變,二線醫藥公司有望會的更高的估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