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中分周期股和非周期股,如果你是2019年入市的,那你一定見證過周期之王中遠海控的崛起,從2016年的虧損百億到2022年的千億凈利潤,這個差距可謂是一步升仙,股價也從低估期的3.14元漲到了33.4元(除權),漲幅高達十倍,但是隨著利潤的釋放股價并沒有逐步走牛,而是開始陰跌不止,現價13.3元,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首先航運市場非常的大,當需求增加的時候,船的數量是有限的(供給),這時候誰給船公司的價格高就會把倉位提供給客戶,而隨著美國不斷印錢發錢結合疫情的停工,造成了全球生產和消費的錯配,大量的商品開始從國外進口,需求開始爆發增長,但供給側無法在短時間內增加,就徹底引爆了本輪海運價格的上漲。
那這種上漲會持續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要知道沒有技術和壟斷的暴利都是不可持續的。首先需求就不可能維持高位增長,疫情總有結束的一天,當消費國的本土生產力恢復,那么進口量一定會減少,其次隨著航運業的暴利,也會有新的公司來航運業分一杯羹,隨著需求的減少和供給的增加,運費將持續下跌,可能跌破啟動前的水平,直到小的航運公司破產出清,最后等待下一次周期的來臨。
如果你是新的投資者,不建議投資周期股,比如航運、工程機械、有色金屬、化工等等,周期股是會給你帶來超額利潤,超過與非周期股好幾倍,但是底部永遠比你想象中的還要低。而快消品不一樣,像白酒、食品、飲料這類市場,除了白酒有特殊的收藏屬性外,其他食品大部分的保質期都在6-18個月之間,只要商品的品質不出大問題且合理的營銷,業績都能穩步上漲,唯獨需要注意整個經濟環境的變化,如果像口罩這幾年經濟下滑的情況下,優先考慮生活必須品相關的寡頭消費股,而在放開后優先考慮成長類的消費股,整個持股體驗應該都是不錯的,不用整天看數據去分析需求和供給方面的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