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股是資本市場的常勝將軍,成就了一大批“投資大佬”,包括“時間玫瑰”、塑造了資本市場一個個傳說。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GDP增速的下降和老齡化趨勢的滾滾而來,疊加國家對“振興中醫中藥”的政策催化,以及疫情三年對民眾健康意識的自我教育,今后能夠對標白酒股的可能只有品牌中藥股。
雪球上有一篇文章討論了中藥股對標白酒股的座次。該文認為“片仔癀相當于當年茅臺,云南白藥相當于當年五糧液,同仁堂相當于當年瀘州老窖,達仁堂相當于當年山西汾酒,廣譽遠相當于當年酒鬼酒。”該作者給出的理由是“當年的五糧液是白酒老大,后來被茅臺超越;云南白藥也是中藥老大,后來被片仔癀超越;瀘州老窖歷史最悠久,同仁堂品牌也最大;酒鬼酒和廣譽遠靠講故事,沒業績、都虧損過。”
投資是看未來!以發展眼光看未來發展潛力,筆者的認知認為目前的中藥股對標當年的白酒股座次或許應該如下排位更為合理:
對標當年茅臺的是同仁堂:目前大家對同仁堂的管理詬病較多,而且同仁堂拆分了同仁堂科技等子公司港股上市,還有不少核心子公司并沒注入上市公司,各子公司協同效應也沒體現。盡管如此,不能否定和輕視同仁堂品牌所具有的龐大粘性消費者帶來的護城河。
對標當年五糧液的是片仔癀:雖然片仔癀是目前中藥股的老大,但片仔癀的消費場景并不很大,一般也不建議天天服用,所以未來像茅臺超越五糧液一樣地被同仁堂超越也是可能的。
對標當年瀘州老窖的是上海醫藥:盡管上海醫藥股價像成資本市場棄兒似的,但要注意醫藥兩票制可能會給上海醫藥帶來的機遇和護城河,也不要低估云南白藥戰略投資上海醫藥背后的動機,而且上海醫藥目前是我國醫藥產業鏈最全、最完整的綜合性藥企之一。
對標當年洋河的是云南白藥:洋河被稱為廣告營銷白酒第一股,還曾力爭白酒第二座位,但其未來增量市場在何方?云南白藥未來也面臨尋求增量市場問題。
對標當年山西汾酒的是壽仙谷:壽仙谷是一個分歧很大的股票。不看好的人認為它是家族企業,靈芝孢子粉市面廠家眾多,而且還偏居浙江,沒有走向全國。看好的人則認為它具有育種、種植、生產和銷售一體化,以及獨家專利去壁技術造就的高護城河,所以其售價基本是其它廠家同類產品的十倍。看好的人非常看好,不看好的人非常不看好!資本市場往往就是這樣“互道SB”。
對標當年舍得酒業的是達仁堂:盡管舍得酒業這兩年因被復星集團控股而大漲很多倍,但舍得酒業又如何在擁有“六朵金花”白酒重鎮的川酒濃香市場中沖出重圍呢?達仁堂的速效救心丸就算很厲害,但這種非快消產品要出人頭地也難上加難。
對標當年酒鬼酒的是廣譽遠:酒鬼酒曾經有過超越茅臺酒和五糧液單瓶價格的輝煌歷史,但由于流落到私人老板手里而被戴帽ST,后來央企中糧集團接手后重裝再出發,前兩年一鳴飛天成為當年的十倍牛股。即便如今,酒鬼酒由于其“無上妙品”的極高品質,依然自信而穩健地走在正道上。同樣,廣譽遠這個存續近500年的中藥老字號也有過橫掃全國、風靡東南亞的輝煌歷史,但也由于流落到私人老板而萎靡多年。如今,廣譽遠重回山西國資委,并匹配了高規格的專業化高管團隊,那擁有龜齡集、定坤丹、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和龜齡集酒“四菜一湯”的廣譽遠能否重現酒鬼酒的十倍之旅呢?
當然,以上只是個人所見,各人看法和觀點可能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