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數全線飄紅,兩市超4000家個股上漲,北向也是大舉流入超65億。板塊方面,信創概念全線大漲,彩訊股份、致遠互聯大漲超14%,漢得信息、凌志軟件漲超10%。
信創板塊還能上車嗎?第二波行情來了嗎?
我認為,信創的本質就是計算機行業的“軍工”。
在今年大環境壓力下,信息技術產業堅持“安全、自主可控”等已是迫在眉睫,在相關政策密集出臺的背景下,信創產業正處在邁向下一階段的前夜。
那么信創到底是什么呢?
信創全稱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說簡單點,就是用咱們國家自研生產的芯片、操作系統、基礎軟硬件等等,去替換原先使用的國外產品。
我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像咱們華為手機上的鴻蒙操作系統,我們就可以理解為是信創的一份子,在這之前,手機系統是被蘋果和安卓系統壟斷的,鴻蒙的誕生算是一次破天荒的突圍!
而信創之所以在現在這個階段爆火,有2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出于自主的角度,咱們都知道,2022年下半年美國搞出了不少幺蛾子,讓半導體板塊元氣大傷,不少芯片企業受制于人,產品生產陷入絕境。
為了加大自己的自主性,國家決定從上游到下游全產業鏈要完成咱們全產業鏈的自主可控開發,這樣以后管你美國搞什么陰險手段,我們也能在國內完成所有產品的生產,能夠自給自足。
第二個原因,就是出于安全角度考慮,以前美國整過棱鏡計劃,中情局的特工去使用一些軟件的技術后門,竊聽別國的軍事機密,這就對別國的主權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因此出于國家安全角度考慮,我們加大了使用自研產品的決心。
近年來,科技自立自強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信創等產業自主可控被高度重視。“十四五規劃”首次強調科技自立自強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求是》雜志今年三次發表關于“科技強國”文章,強調科技攻關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的發展主線。
之前的79號文就要求,所有央企和地方國企到2027年100%完成信創替代,并納入考核。我們看最近很多央國企都公布了信創臺賬。
去年12月5日,中交集團發布國產電腦終端采購框架協議招標項目;12月26日,中石化發布XC桌面終端設備框架協議采購招標公告。
后續隨著信創政策進一步落地,預計會有更多的央國企信創“臺賬”出臺。
由此看來,2023年應該是信創政策+訂單雙重確定性之下的加速放量之年。
面對當前國際局勢和地緣政治問題,剛落幕的大會報告將國家安全提升到更重要位置。
在科技、生物、能源、糧食、軍事、產業鏈、數據等七大安全領域中,科技安全、產業鏈安全和數據安全與信創產業發展緊密相關,短期政策催化較強。計算機軟件和信息技術作為現代科技的重要組成,對科技自立自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