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報即將到來,節后一周季報預告要出來,機構多半要看報表下注了,新的機會和風險隨之而來,哪些財報好的迎來第二春,差的要提前冬眠。
那怎么看財報呢?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通過財務指標對比分析,就有感覺了。
一、縱向分析法
縱向分析法就是在財務指標計算的基礎上,從時間的、歷史的角度對指標進行互相對比的分析方法。主要看本期實際(計劃)完成的財務指標與上期實際(計劃)完成的財務指標的情況。例如:A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本期實際是30天,而假如計劃規定是60天,那么實際周轉天數比計劃周縮短了30天,一般認為,A公司經營效益較好,因此,就可以初步考慮購買A公司的股票。
再如:A公司的凈利潤現金保障率為32~21倍,每百元凈利潤中,現金保障高達3220元,比較理想。因此,就可以初步考慮購買A公司的股票。
又如:A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為0.35%,計算顯示:A公司凈資產收益率不理想。所以,還要進一步斟酌購買A公司的股票。
當然在A股最喜歡對比的則是利潤增長綠、營收增長率和毛利率變化三個,因為之前講過這三個指標對比,今天主要用更深、更專業的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利潤率和每股收益舉例。
二、橫向分析法
橫向分析法就是在財務指標計算的基礎上,從空間、行業的角度對指標進行互相對比的分析方法。比如A公司本年度各項財務指標都超額完成了計劃數,同時與上期和歷史最好時期的財務指標對比,也是令人滿意的。但與B公司的財務指標相比,則差距較大(假定兩個公司的生產條件相同)。因而,一般講,B公司較A公司的經營狀況更好。所以,股票購買者應擇購B公司的股票。
例如:A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為0.35%,營業利潤率為0.74%,每股收益為0.009(元)。而假設B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為10%,營業利潤率為12%,每股收益為0.57(元)。比較之后,您就自然會選擇B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