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家公司是最熱門的,東方時尚、我樂家居、金帝股份。目前東方時尚董事長被批準逮捕,我樂家居股東于范易被罰款5000萬元,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了,只有金帝股份的事情仍在熱烈討論中。金帝股份之所以這么受關注,是因為同時具備了幾個關注點。第一是發行價高,以攤薄計算市盈率為41.68倍,作為一個以生產軸承相關產品和汽車零部件為主的工業制造類企業,這種發行價已經相當高。第二是上市價格高。一個主板的工業制造類企業,發行價21.77元已經是非常離譜了,但是居然上市首日開盤39.9元收盤48.27元最高61元!這種價格實在是過于離譜。第三是上市后即大幅度下跌,上市后第四天股價就只剩下38.88元,第十一天就只剩下32.82元幾乎腰斬。第四是恰好被爆出員工持股計劃持股數與限售股融券數量一致,被認為是惡意做空套現。把以上這些信息都連接起來,很容易讓市場上的散戶產生聯想。這就是上市公司聯合券商故意高價發行圈錢,然后趁上市后高估計利用限售股融券做空,不就是收割散戶嗎?
首先就是發行價問題。作為上市公司,雖然高價發行可以多拿錢,承銷商也可以做一些工作,但是發行價的最后確定還是要以眾多具有報價權的機構為基準,再按照一定的程序來確定。本次金帝股份發行的時候,共計由3980家A類機構投資者和3203家B類機構投資者獲得配售,價格也是由這些機構共同依據報價規則來進行。再加上被淘汰未獲得配售的機構投資者,總數可能達到上萬家,上市公司和承銷商有能力控制這么多機構從而提高發行價?你似乎也太高看他們了吧。機構愿意高價認購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價格買入,未來可以用更高的價格在二級市場上賣出。
對于上市價格過高的問題,從散戶的角度來說,他們會認為機構獲得了這么多的配售,一定會大幅度拉高股價然后出貨。從后來的市場表現來看,似乎印證了他們的觀點。但是我們需要考慮到幾個事實,如果有機構利用資金優勢大幅度拉高股價,必然會有巨量買入。查看上市第一天的交易席位,可以清楚的看出買入前5名中有4個都是東方財富在拉薩的營業部。之前我文中也說過,拉薩的這些營業部是非常典型的散戶席位,所以看起來非常不可能,但實際上就是這樣,是散戶的瘋狂買入造成了股價的畸高。
至于上市后的下跌,很大可能性還是因為股價過高之后大量的獲得配售的機構集體拋出。畢竟第一天的成交記錄中,機構席位和承銷商國信證券旗下席位就占據了主流。目前散戶意見最大的,當屬上市當天限售股融券,而且還是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這是否存在黑幕?根據融資融券相關業務規則,上市公司限售股融券只能是戰略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大股東的股份在限售期內是不能融券的。在金帝股份的配售結果公告書中,我們可以查到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分別是金帝股份資管計劃1號436.0587萬股和金帝股份資管計劃2號34.0284萬股,合計470.0871萬股。融資融券數據顯示上市當日融券賣出量458.32萬股,從數量和股份屬性來看,確定是員工持股計劃將限售股出借融券無疑。
那么是否存在上市公司故意砸盤做差價呢?根據資管計劃有關管理規定,資管計劃的出資人也就是高管和員工他們是持有人和受益人,但是并非資管計劃的管理人。在資管計劃存續期內,對這部分股份有管理權限的是管理人國信證券。把這些信息都結合起來,就是由于諸多機構熱捧,造成發行價格過高。上市后散戶們蜂擁而入,抬高了股價,于是諸多獲得配售的機構都一起逃跑,甚至還有人向國信證券借入了股票來融券,最終把追高的散戶全部套牢。雖然看起來很像一場收割散戶的陰謀,事實上也確實是起到了割韭菜的效果,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現,一切都是在合規范圍內進行,否則如此清晰的證據鏈之下,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早就下了。
今天《券商中國》還刊登了一篇《融券會打壓股價?散戶甚至普通機構都無券可融?來看專業聲音》,考慮到這一媒體的特殊身份,以及文中對于相關事項的解釋,應該是沒什么意外了。對于融券很多散戶都是憤憤不平,可是他們卻忘記了如果不是股價過高,再強的融券也是頂不過融資的買入的,畢竟融資數量是融券數量的百倍以上!
首先就是發行價問題。作為上市公司,雖然高價發行可以多拿錢,承銷商也可以做一些工作,但是發行價的最后確定還是要以眾多具有報價權的機構為基準,再按照一定的程序來確定。本次金帝股份發行的時候,共計由3980家A類機構投資者和3203家B類機構投資者獲得配售,價格也是由這些機構共同依據報價規則來進行。再加上被淘汰未獲得配售的機構投資者,總數可能達到上萬家,上市公司和承銷商有能力控制這么多機構從而提高發行價?你似乎也太高看他們了吧。機構愿意高價認購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認為這個價格買入,未來可以用更高的價格在二級市場上賣出。
對于上市價格過高的問題,從散戶的角度來說,他們會認為機構獲得了這么多的配售,一定會大幅度拉高股價然后出貨。從后來的市場表現來看,似乎印證了他們的觀點。但是我們需要考慮到幾個事實,如果有機構利用資金優勢大幅度拉高股價,必然會有巨量買入。查看上市第一天的交易席位,可以清楚的看出買入前5名中有4個都是東方財富在拉薩的營業部。之前我文中也說過,拉薩的這些營業部是非常典型的散戶席位,所以看起來非常不可能,但實際上就是這樣,是散戶的瘋狂買入造成了股價的畸高。
至于上市后的下跌,很大可能性還是因為股價過高之后大量的獲得配售的機構集體拋出。畢竟第一天的成交記錄中,機構席位和承銷商國信證券旗下席位就占據了主流。目前散戶意見最大的,當屬上市當天限售股融券,而且還是員工持股計劃的股份,這是否存在黑幕?根據融資融券相關業務規則,上市公司限售股融券只能是戰略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大股東的股份在限售期內是不能融券的。在金帝股份的配售結果公告書中,我們可以查到戰略投資者的身份。分別是金帝股份資管計劃1號436.0587萬股和金帝股份資管計劃2號34.0284萬股,合計470.0871萬股。融資融券數據顯示上市當日融券賣出量458.32萬股,從數量和股份屬性來看,確定是員工持股計劃將限售股出借融券無疑。
那么是否存在上市公司故意砸盤做差價呢?根據資管計劃有關管理規定,資管計劃的出資人也就是高管和員工他們是持有人和受益人,但是并非資管計劃的管理人。在資管計劃存續期內,對這部分股份有管理權限的是管理人國信證券。把這些信息都結合起來,就是由于諸多機構熱捧,造成發行價格過高。上市后散戶們蜂擁而入,抬高了股價,于是諸多獲得配售的機構都一起逃跑,甚至還有人向國信證券借入了股票來融券,最終把追高的散戶全部套牢。雖然看起來很像一場收割散戶的陰謀,事實上也確實是起到了割韭菜的效果,但是仔細分析后卻發現,一切都是在合規范圍內進行,否則如此清晰的證據鏈之下,證監會的處罰決定書早就下了。
今天《券商中國》還刊登了一篇《融券會打壓股價?散戶甚至普通機構都無券可融?來看專業聲音》,考慮到這一媒體的特殊身份,以及文中對于相關事項的解釋,應該是沒什么意外了。對于融券很多散戶都是憤憤不平,可是他們卻忘記了如果不是股價過高,再強的融券也是頂不過融資的買入的,畢竟融資數量是融券數量的百倍以上!
評論 16
黑暗孤獨的騎士 9月18日 11:44
666
sxd15 9月18日 11:43
新股發行價為啥這么高?新股發行價散戶為啥沒有發言權?
毛毛蟲Lj 9月18日 11:42
第一天就賣出了[呲牙]
與君偕行 9月18日 11:39
學習了,原來如此
幸福勇無止境 9月18日 11:39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不值得同情
活色生香黃小羽 9月18日 11:34
[比心][比心][比心]打卡學習,謝謝萬老師分享[玫瑰][玫瑰][玫瑰]
燦爛百香果ii 9月18日 11:30
[比心]
退之在股市 9月18日 11:13
不打新不就完了,被割是活該
除了等待還能做什么呢 9月18日 11:12
已經不打新股啦,看著就害怕,那么高的市盈率
9699的君 9月18日 11:02
今天金帝又漲停了,賭的人真多
深谷幽蘭YcH 9月18日 10:51
點贊學習! 多看少動,還沒有我心儀的。
遇良師緣彬諧秋歌 9月18日 10:51
學習[贊]
上進善良1111111 9月18日 10:48
點贊學習
out牛 9月18日 10:48
再好的新股都不參與首日交易[泣不成聲][泣不成聲][泣不成聲]
淡泊笑看浮華蒼生 9月18日 10:37
點贊學習[比心][贊]
tiger2009 9月18日 10:36
多看少動為上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