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A股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縮影,核心主線是上市圈錢,套現離場,重整再上市,上市后又圈錢,再來一番花式操作,最后的目的,可能依然是套現離場的老把戲。
這里面的故事很精彩,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前身國祥股份,臺灣制冷大王的A股上市公司,常年經營不善,披星戴月后,賣殼華夏幸福,原公司創始人金蟬脫殼,帶著套現的資金移民海外,享受天倫之樂去了。
華夏幸福接手后,為了聚焦房地產主業,把公司的空調制冷業務打包全部賣給了原公司的董秘,一個原本估值十幾億的資產,8000萬的價格轉手了,而這8000千萬的價格并不是實際董秘支付的價格,實際支付的金額只有1000多萬,剩下的,大家都懂的。
國祥股份變身華夏幸福之后,好日子也沒過多久,股價從最高60多,目前已經跌到了2元出頭,大股東期間也在不斷套現。
被置換出去的原有空調制冷業務,董秘接手后,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起死回生了,第二年就開始大幅盈利,你說奇怪不奇怪呢?這塊資產放在上市公司里面死活就盈利不了,淪落到賣身的地步,董秘一接盤,立馬就滿血復活。轉戰新三板后,這資產常年保持著不錯的盈利,然后董秘的騷操作就開始,就有了現在引起公憤的事情。
姑且我們相信這里面的勵志故事是真的,但是,你的吃相也不要這么難看啊,妥妥的把股民當成傻子來玩弄。
上市之前,大比例分紅和購買理財產品,不缺錢啊!不缺錢,你上市還超額募集這么多資金,你想干嘛?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更讓人氣憤的是,來看看機構的報價吧。最終IPO定價是68.07元,市盈率51倍,同行業上市公司才20多倍。其中,嘉實報價81.94,富國報價80.75,真是不是自己的錢,玩了命地往高了去報!你要說這里面沒有問題,誰信?關鍵是這報價,竟然也被審核通過了,如果不是引起公憤了,連夜暫停,那不就堂而皇之就上來圈錢成功了?
我開頭就說了,國祥的故事,是A股大部分公司的一個縮影,人為刀殂,我為魚肉,這刀殂到處都是,就等著股民這魚跳上砧板任他們宰殺了。審核的在干啥?機構在干啥?大股東又在干啥?明眼人一看都能發現問題的,他們還死命往里面去擠?這法規的公信力何在?
如果注冊制是為了讓那些原本不缺錢的公司來上市圈錢玩套現離場的游戲,那么,注冊制的意義在哪里呢?如果注冊制是讓暴富的人變得更加富有,讓投資者變得越來越貧窮,那么,注冊制的意義在哪里呢?如果注冊制這么玩,那么,A股最終會成為什么?發人深省!
隨著“浙江國祥”暫停上市專項審查,我們也許看到了一點可喜的轉變,不過,還是不要高興得太早了。查完之后,最后說董秘勵志的故事是真的,上市沒啥問題,那就哦豁了。大家還記得之前的限售股融券做空的事情嗎?奉旨割韭菜,割的就是你們韭菜,你會更吐血。
A股啊,你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了,誰來拯救A股?誰來拯救散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