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持有平安心不慌,恒瑞股東遲早涼涼

          ?冰火兩重天

          昨天平安恒瑞一起公布三季報。

          大部分人認為恒瑞三季報很好。

          大部分持有平安的人認為平安三季報很好,其中就有我一個。



          然后,大家也知道我一直不看好恒瑞,原因也很簡單,高估。

          結果今天就慘遭打臉了,


          今天平安大跌2%,恒瑞大漲5.84%。

          雖然臉很疼,不過內心的我還是挺淡定的,



          如果要給今天平安和恒瑞的漲跌找理由,

          大概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市場預期”。

          市場覺得恒瑞業績有25%就蠻不錯了,然后三季報凈利潤漲了28.26%,超預期!

          然后全然不管現在接近80PE的估值。

          市場覺得平安的新業務價值增長應該要有8%甚至雙位數,然后三季報增長4.5%,沒有達到預期。。。。

          然后全然不管新業務價值率的提升和20%的營運利潤增長。

          市場的盲點

          在股票市場里,很多人總喜歡給一些短期表現沒那么好的企業各種理由。

          比如今年對于保險板塊而言,先是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不好,后是保險新單不好,還有就是業務高杠桿。

          更本質的業務結構轉型和市場空間這些,已經被忽略了。

          以至于當下持有保險的人都自我調侃保險賺的是假錢。

          那么,我們回到中國平安的三季報,看看真實情況究竟如何,



          營收和凈利潤的增長延續半年報的優秀,本質還是減稅+股票市場回暖+保單利潤釋放,三重疊加下的效果,反映的是過去經營的優秀。

          而更真實反映平安實際利潤增長情況的則是營運利潤,21.5%的營運利潤增長是排除了公允價值變動后的增長,這個增長依舊非常亮眼。

          而另一個大家比較關注的指標新業務價值,4.5%的增長速度比較一般,核心原因主要是新單銷售下滑較大,同時新業務價值率有所提升,使得整體新業務價值有所增長。

          由于三季度的新單部分沒有細致劃分,所以我們先回顧下半年報的情況,



          中報時候的保費收入結構里,下滑部分主要是分紅險和萬能險,壽險和長期健康險是保持著20%以上的增速在增長,這些都是利潤非常豐厚的優質產品,是未來提供利潤的核心源泉。

          三季度新業務價值率繼續在提升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反推這個保單結構大概率是在繼續改善。

          這也是平安季報出來后我認為整體繼續改善的地方之一。

          所以,單單著眼去看整體的新業務增長而忽視這種結構性的變化,其實是市場當前對待保險行業最大的忽視。

          在結構調整上,太保的調整更加徹底,中報時候的分紅險和萬能險部分,已經被大幅度砍掉了,明年可以說是完全的輕裝上陣。

          由于季報沒有提供內涵價值增長,所以三季報只能比較保守地反推最新的估值情況大概是1.4PEV附近。

          平安未來五年哪怕新業務價值不增長,內涵價值整體的增長也能達到15%左右(實際上今年內涵價值增長就大概率能有20%),所以我們單靠這部分的收益去推動股價增長,獲得的收益也會很不錯。

          偏好與危機

          反觀受到市場先生青睞的恒瑞,目前來看可以說是處于非常瘋狂的狀態。

          首先估值方面當前恒瑞已經接近18年的巔峰高位,



          很多人認為恒瑞的高估值背后有足夠穩定的利潤增長來支撐。

          但問題是,如果我們把恒瑞的市值跟海外頂級的全球化藥企來看,可以說已經非常接近天花板。



          從上表我們可以看出,恒瑞當前的估值,跟日本最頂級的藥企相比已經一樣,而跟美國的全球性藥企相比,空間也只有一倍到三倍,但是他們的基本面可是差了十幾倍。

          很多人直接用中國醫療市場的空間來給恒瑞的高估值安上理由,實際上是不合理的。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恒瑞在中國的市場是面臨著上面這群海外巨頭的競爭。

          其次,海外醫療巨頭他們所享有的全球市場,恒瑞目前來看卻是非常難入侵。

          所以單純以國內市場作為空間給予恒瑞高估值,可以說基本上把自己的潛力給完全透支掉。

          市場的失效是超額收益的來源

          當前的平安遭遇的情況雖不如上年那樣慘烈,但作為藍籌代表,跑輸給茅五瑞海這幾個藍籌兄弟下,總讓人給予各種跑輸的理由。

          不過,我們想要獲取的超額收益,恰恰是在這種市場的偏見中才能醞釀出來。

          當前各大藍籌估值大幅分化,哪怕是核心資產,大家現在也喜歡說“高確定性”、“輕資產”,把這些理由安置給高估值的藍籌。

          而對于估值還處于低迷的藍籌,又喜歡安置“高杠桿”,“行業苦逼”等理由。

          這種偏見其實就如同五年前給創業板高估品種安置“新經濟”,給大爛臭安置“沒落行業”理由一樣。

          實際上過去我也給大家細致分析過,這些理由大多都是站不住腳的,這些企業之間的基本面也必然沒有當前估值差異反映出來的那么大。

          而真正的超額收益,必然是存在于這種劇烈的基本面偏見和預期差里面,而不是一份季報反映出來的那5%不夠的“超預期”。

          ...

          1. 保利和新城今天的三季報都出來了,保利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17.77%和34.08%,新城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增長19.22%和19.57%。

          大家可能覺得保利比新城好很多,但是保利中報時候增長50%以上,新城中報則只是增長2.13%,所以三季報的結算新城是多很多。

          地產龍頭這兩年的業績可以說是完全明牌,所以增長高速自然也合情合理,我們重點還是看前瞻性的銷售情況比較合適。

          2. 大家很關心的被關在地下室的垃圾中建今天也出三季報。

          營收增長15.8%,凈利潤增長9.8%,每股凈資產5.81,最新PB已經達到0.93。

          這數據看得我又想給中建奶一口,雖然不能說超預期,但也真的非常好。

          其中最核心的亮點自然是地產業務,30%的銷售額增長可以說給中建未來的利潤帶來很厚實的基礎。

          PS:大家日常想要了解指數和個股的估值,可以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后進入估值系統查詢哦~




          —————— 分享 ——————

          評論 3

          • 用戶1145364652866 2019-10-25 19:50

            中國市場有多少人,歐美日又有多少人的市場

          • 用戶9621777342575 2019-10-25 19:41

            幸虧是市場決定的而不是你決定的[打臉]

          • 300年 2019-10-25 19:41

          熱門股票

          1. <b id="sukte"><source id="sukte"></source></b>
              1. <b id="sukte"></b>
              <b id="sukte"><tbody id="sukte"></tbody></b>
            1. <source id="sukte"><menu id="sukte"></menu></source><b id="sukte"><small id="sukte"></small></b>
              1. <u id="sukte"><address id="sukte"></address></u>
                  <source id="sukte"></source>
                1. 亚洲欧美婬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