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在中國股市進行價值投資最能掙錢的辦法就是挖掘超級成長股,即使它貴一點。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中國股市過去能夠賺大錢的股票,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超級成長,成長性非常好。
無論是茅臺、片仔癀、榨菜,包括格力電器、伊利股份、恒瑞醫藥,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估值并不便宜,長期估值也很少有便宜的時候,但是股價過去十幾年累積了巨大的漲幅,其實主要原因是成長性非常好。
因為中國本身就是一個成長的經濟體,我們的GDP每年以7%的速度在成長。在中國做投資賺錢,包括恒生指數里的騰訊,他們靠的不是低估值,靠的是高成長。
所以長期持有這些超級成長股票是中國股市掙錢的最主要手段,也是確定性做強的手段。
我們知道超級成長股無論是在中國、美國,甚至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極其稀缺的,被稱之為皇冠上的明珠,千里挑一。
而且在整個投資的過程中,能選到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今天我們就剖析一下超級成長股的成長基因。
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美國歐美股市和中國股市過去超級成長股的特點,無論是茅臺、五糧液、伊利、海天味業、涪陵榨菜,亦或是白藥、片仔癀、恒瑞醫藥,包括港股里面的維他奶、騰訊、中國生物制藥。
其實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這些超級成長股往往會集中在某一兩個行業里面,比如都是日常老百姓消費的快消品比較多,包括招商銀行,也算消費品種,因為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超級品牌。
這些超級成長股往往會集中在一些細分領域。
但是反過來想,比如說鋼鐵、農業或者一些周期性行業券商、航空、汽車,這些行業里面無論是美國、歐洲、日本、中國,你會發現這些行業里再往前推10年20年30年很少有超級成長股,幾乎沒有。
這就告訴我們一個特點:挖掘超級成長股一定是富礦里面淘金。
富礦淘金,就是說首先要選對行業,在行業里面再去選對公司,這樣超級成長股選對的概率就比較高。
你說我非要在鋼鐵、農業里面選個超級成長股基本上很難選到。但是如果你在一個富礦里選,你選中的概率就比較高。
超級成長股的行業特征,第一個一定要是富礦,一定在相關的比如食品、藥品或者新興產業,在這些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快消品里面最容易產生超級成長股。
行業往往具備幾個特點:
1、行業空間要大。
無論是茅臺、榨菜、伊利他們對應的市場,最起碼從中國的角度來說都是13億人口消費的市場,這些人都需要消費這些相關的產品,比如說喝酒、喝牛奶、吃飯都需要,所以說是個大空間。
2、是快速消費品。
消費者不斷的購買,持續的消費,生產周期和消費周期都比較短。
像云南白藥牙膏的周轉率一般都是在半年左右,榨菜的周轉率也在半年左右,當然周轉率也是根據公司的特點,藥品的周轉率可能相對要慢一些,但是食品的周轉率往往會比較快一些。
當然食品也分看那些食品,榨菜、茅臺的周轉率是不一樣的。
3、消費者忠誠度都比較高。
大家習慣性去購買這個產品,而不太愿意去轉換,這就是食品和家電的一個重大區別。
家電類的股票,包括我們用的電腦手機,你會發現消費者的消費特點是喜歡嘗試新鮮的,喜歡嘗試創新的家電。
比如說你用的豆漿機,明天又加什么新功能,喜歡買新的,不斷有創新功能的。他需要不斷的變化,這樣就很難構筑一個很穩定的護城河。
但是像片仔癀、茅臺、榨菜的消費者不喜歡變。比如說茅臺的酒瓶,瓷瓶的樣式不能變,變了消費者還不認了。
消費者在消費這類產品的時候不太喜歡創新,就是口味不太好變。包括藥品也是,買習慣了,片仔癀就應該是那樣的包裝,不是特別容易去變化,而變化了消費者不認了,這樣的話逐漸建立了一個護城河。
建立產品的壁壘的話一是別人很難去超越他,因為他不變,別人只能模仿他,而不能在他的基礎上去創新。
另外不變不需要大量研發投入,只需要保證產品品質按部就班生產出來就OK了,不用消耗太多的資本就會累積很多的利潤,累積的利潤其實就是錢。
投資我們投的是什么,投的就是錢,生意好不好取決于這個生意能不能給你賺錢,整天挺熱鬧但不掙錢有什么用。
比如說中華煙、茅臺酒一百年都不帶變的樣式,只要有貨賣出去都是現金,持續不斷的累積現金、持續不斷的累積財富。
所以超級成長股行業特征必須具備行業的大空間、快消品以及消費者高忠誠度。
超級成長股具備的特征:
企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如:產品進入提價周期、行業進入收獲期、管理層創新產品成功。
我發現好多企業過去十幾年口碑做的也挺大,全中國人也都知道,像四五年前的榨菜,那個時候烏江榨菜全國人都知道了,但那個時候為什么出現股價低市值低業績低的情況?
品牌、市場都做出來了,但是產品沒有提價,利比較薄,大品牌整個小市值。利比較薄,不掙錢,貨鋪的挺廣,大街小巷都有,但是不掙錢,就造成了股價低市值低業績低。
但是他把市場占領完以后開始收割了,產品進行包裝整合,進行提價,進入收獲期,現在市值就起來了,這個錢是最好掙的。
為啥,大品牌小市值。別是小品牌,小品牌就是這個企業剛創業初期,是啥都小啥都低,但是能不能創業成功,我們知道大多數企業創業是成功不了的。
但是有些企業不是,他已經全國知名了,但是啥都低,比如今年剛啟動的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屬于馳名的老牌啤酒生產企業,而且產品需求量較大。青島啤酒在A股市場上市不到100億美金,青島啤酒是市值肯定是被低估的。
而國際知名的啤酒企業英博,它目前的市值是1800億美金。英博百威有個分公司叫百威亞洲現在獨立上市,它的市值是3800億港幣。
過去十幾年經過市場份額的爭奪和競爭,今年啤酒行業已經逐步進入寡頭壟斷的格局。就像從過去的春秋戰國時期,進入了寡頭壟斷時期。國內四大啤酒廠基本占國內市場份額的76%-80%,目前國內噸酒的價格是3000元。
而參考與中國同等經濟水平的國家,巴西同檔次啤酒的價格在該在12-15元人民幣。尼泊爾、越南、泰國,他們的網上定價近15元。而國內的啤酒500毫升僅3元,這說明中國的啤酒價格是被低估的,而我認為未來啤酒噸價的平均價格會有持續上漲。
中國的啤酒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啤酒和國內其他消費品相比,像是中國的白酒、醬油、醋,近幾年都消費升級了,而啤酒還沒有消費升級。
但去年有一些明顯的變化,淘寶網的青島啤酒旗艦店里,青島啤酒的產品路線逐漸往高端方向發展。
我這時看好青島啤酒的主要原因是青島啤酒進行產品升級的話,過去幾年被華潤這種低端價格的沖擊就會消失。
這個行業若出現消費升級的態勢,啤酒行業最利好的就是青島啤酒。因為青島啤酒的定位偏高端,且它的產品能做高端。
中國所有的食品飲料行業里面,在全世界評估的范圍內品牌價值價值最貴的并不是茅臺而是青島啤酒。
全球品牌價值研究中心,中國品牌中青島啤酒的品牌價值是1600多億,而它的市值是100億美元。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費國,且作為酒精性飲料的啤酒在國際上也有很好的消費基礎。
青島啤酒走出國門還需要消費者的培養和馴化,若啤酒行業受益于產品的消費升級,并一如既往地做好品控,可以將它定位成國際化的企業。現在100億美元的市值有些低,從長期來看1000億美元的市值是有可能的。
啤酒行業正處于春秋戰國走向寡頭時期的時間點,而且產品也處于消費升級的起點,它未來的確定性是最高的。青島啤酒20倍的市盈率不低,甚至比好多有事的飲料公司、醫藥公司都高,但從長期看,它的市盈率是虛低的。
噸酒價格的量大,不漲價一瓶酒的利潤就幾毛錢,但如果進入漲價周期一瓶酒從均價3元漲到4元,出廠價從2.5元漲到3元、4元或5元。
由于成本是固定的,比如在出廠價2.5元時,一瓶利潤是0.5元,但若漲至3-5元,產品價格雖漲了30%-40%,但可能凈利潤漲了100%-200%。
這跟涪陵榨菜、油鹽醬醋的漲價是一樣的。如果海天味業市值能達到2000多億、60-70倍的市盈率,我覺得青島啤酒遲早也會有60-70倍的市盈率。
從產品力上來說,海天味業和青島啤酒都有本行業的競爭壓力,但青島啤酒的定價可以更高端,因為啤酒屬于享受型的產品。
消費者雖然長期習慣了低價,但最終消費是要升級的。就像這幾年牛奶、油鹽醬醋都升級了,但油鹽醬醋的漲幅不會很大,因為這些屬于生活必需品。
油鹽醬醋的漲幅空間是有限的,而茅臺、片仔癀、青島啤酒的漲幅空間較大。中國白酒一瓶能賣到幾千,而高級的啤酒賣到一百也是能看到的。
享受型產品、精神享受型產品的漲幅空間較大,然而漲幅空間最大的還是日化、化妝品、保健品,例如云南白藥、片仔癀、阿膠這種。
這些產品本身就是高端消費,競爭較小,它們的漲價空間幾乎沒有上限且消費者并不關注產品的生產過程、生產成本,僅注重品牌。
而食品類,比如醬油、醋、榨菜,消費者知道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原料及大致成本,漲價空間就有封頂。
所以什么叫進入高速發展期,有幾個信號:
產品進入了提價周期,不降價了,不打價格戰了,把競爭對手都干死了,就可以放心的提價了,尤其是剛剛進入提價周期的公司,你在他三低的情況下,在企業經營高成長的初期介入是最好的。
或者說這個管理層也不提價,但他創新產品成功。就像今年的啤酒行業,經過多年的競爭穩定格局形成,寡頭格局,價格戰逐步轉向品質站,價格升級站,那么,行業利潤就會進入加速上升周期。
云南白藥最早的時候突破發展瓶頸,開發了云南白藥牙膏,創新產品推出來成功,創造新的利潤成長點,帶動股價,帶動公司的業績突飛猛進的成長,這樣也行。
(原創作者:馬曼然)
評論 1
手機用戶59324340168 2019-12-14 10:32
堅決打擊股東減持股禁,要把股東減持解禁要同黑惡勢力一同看待,因為是他們這些股東的減持解禁,造成好多股民家破人亡,難道還有的股東在減持解禁嗎,真是膽大妄為,各位上市股東及減持股東請注意,已經減持和解禁了股份的股東,把所有減持和解禁的股份抓緊增持和還回去,沒有減持解禁,正在想減持解禁的股東,馬上停止減持解禁行動,為什么,當然每個股東心里明白,其實大多數上市股東的股份是通過銀行貸款,取得的,只是走個賬,給銀行交個利息而已,根本不是自己的真金白銀,所以,你們今天在股市里地減持解禁,那怕是減持解禁1分錢,也是在貪污,完全是空手套白狼,如果你們還不清醒,繼續減持解禁,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要以貪污罪論處,該坐牢的得坐牢,你們這些減持解禁股份的股東不要自作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