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陸續有一些銀行開始發2019年的業績快報,通過業績快報,我們可以從中探究銀行在去年第四季度的經營情況。其中,唯一一家在本周披露業績快報的股份制銀行——中信銀行。本來想等等平安或者浦發銀行的業績快報,無奈這兩家本周都沒發,只好先拿中信銀行將就看看。
2019年度,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875.84億元,比上年增長13.79%;利潤總額565.45億元,比上年增長4.08%;歸屬于本行股東的凈利潤480.15億元,比上年增長7.87%。總的來看,這份答卷在我的意料之中,7.87%的增速雖然不算高,但是也能將就著看了。但是,萬事就怕較真兒。
如果我們把中信銀行的快報數據和3季報對比就會發現中信銀行2019年第四季度的單季表現并不如年報快報表現得那么令人放心。如果,拿今年第四季的數據和去年第四季的數據做同比問題就更明顯一些,數據如下表1所示:
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2019年第四季單季的凈利潤同比增速-5.85%,也就是說第四季單季的凈利潤比去年同期降低了。而這是在總資產同比增長了11%以上的基礎上。這個成績確實難以讓人接受。那么,我們不妨來看看究竟為什么造成了這個情況。首先,從營收看,雖然第四季單季的營收同比增速低于全年的同比數據,但是起碼還是正增的。所以,凈利潤負增長顯然是在營業支出增加造成的。而銀行營收支出的大頭主要是信用減值計提和營運費用。
我們先來分析信用減值這塊。快報披露不良率1.65%,而對比3季報不良率1.72%。這個不良率下降究竟是不良余額降低造成的還是貸款增長稀釋造成的?通過對比預測快報的總資產和3季報的總資產得到總資產環比增速為4.43%。而最近2年股份行一直在調結構,貸款增速都是高于資產增速的。所以,我們不妨假設貸款環比增速為5%。那么,即使不良余額不增長靠貸款規模稀釋也可以將不良率降到1.64%。所以,結論是不良余額環比還是增加了,但是幅度不大。而不良貸款覆蓋率175.25%,比三季報的174.82%變化不大。所以推測減值準備余額略有增加但增加不多。去年第四季度的減值計提額高達166億,結合今年銀行的資產質量變化看,今年第四季度計提力度大概率是低于去年同期的。
因此,最終造成營業支出同比增加較多的原因大概率是銀行的營運費用增長造成的。而是實際上在三季報中已經看出中信銀行的營運費用增速為10.98%。估計是中信銀行經過幾年困境,今年經營情況好轉所以人員和營運的費用恢復性反彈。
從表1中還看出中信銀行第四季的增值稅是負數,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中信銀行在第四季度配置了大量的免稅資產。這也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第四季度營收同比增速為何顯著降低。
從業績快報反映出來的中信銀行增長乏力且增長質量一般,資產質量還未出現趨勢性逆轉,繼續保持拉黑狀態。
評論 3
泰華新宇 2020-01-13 08:57
銀行股應該有戲
王登雨 2020-01-13 08:09
謝謝分享,銀行股,就看你的報告就行。
林下翁 2020-01-13 07:37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