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體育上市補齊了萬達最后的短板,最終萬達也駛向了安全區域。
最近幾年,對于萬達和王健林來說,是創業以來最艱難的幾年。即使是創業之初,王健林也沒遇見這么難的事情。
經歷了“股債雙殺”的風波之后,王健林不得不收回了邁向世界的那一只腳,既然再造一個萬達已不可能,那么做好萬達的傳承就成了王健林唯一的目標。
在當首富的那些年,萬達曾踏準了好幾次經濟轉型的節奏,在對未來大趨勢的判斷上,王健林的眼光一向比較獨到。從一家地域性公司變成了一家全國性公司,萬達平平穩穩地走了二十多年。
也許是沒有栽過跟頭的緣故,所以就注定了這次的學費交得要多一些。
從重資產走向輕資產,是王健林這幾年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在甩賣文旅和酒店業務上,王健林表現出了與其他富豪不一樣的勇氣與魄力。孫宏斌曾經說過,要是老賈能早點“壯士斷腕”就不至于有今天的結果。
那場世紀交易過后,李思廉同王健林砍價了135億,王健林不悅地說到:“富力遇到了一個百年不遇的機會”,雖然這筆錢最終被加給了孫宏斌,但是幾年下來,孫宏斌在這13個文旅項目上,已經賺得了1600億。
最好的生意就是大家都是贏家,雖然王健林在這場交易中是最“吃虧”的那個,但是成功地降低了萬達的負債,并將這艘千億巨輪拖向了深水區,就是王健林最大的成功。
國際化失敗之后,王健林感嘆道:“再造一個萬達已成為不可能的事情了”。
加緊輕資產化,是王健林轉型的另外一個目標,只要這一步走得好,萬達未來再延續三十年也許就不成問題了。
王健林所想,關鍵的落腳點還在王思聰身上,畢竟交給職業經理人去打理這樣一家千億級企業,我認為王健林是不放心的。
對于王思聰的培養,王健林煞費苦心。從給王思聰五個億練手開始,王健林就已經做好了虧損十個億的準備。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是市場給王思聰上的第一堂課,也是最昂貴的一堂課。但對于王健林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和慶幸的,因為王思聰這一路走得太順,沒有逆境的鍛煉,王思聰始終無法成長為一個大集團的領導者。
去年王思聰幾次上了被執行人名單。王健林并沒有出來兜底,最后王思聰的母親出來兜底了1個億,才幫王思聰暫時緩解了“危機”。
從身價60多億到虧損20億,相信王思聰一定感受到了市場的殘酷。
2020年1月13日,萬達集團宣布,2019年底萬達商管集團完成了房地產業務剝離。
回顧萬達商管這一年的成績,萬達商管集團2019年實現收入434.8億元,完成目標100.3%;租金收入384.8億元,同比增長17.8%,但略低于年初目標1.4億元;其中輕資產租金收入同比增長43.9%;萬達廣場出租率99.9%;租金收繳率100%。
在一年前萬達的年會上,王健林信誓旦旦地說:“萬達商業今年內要剝離所有房地產業務,1平方米房地產開發也不能有。”
如今,王健林做到了。
不僅如此,萬達電影距最低點也反彈了60%,也就是說萬達電影也處在復蘇的路上。
相比于宗慶后、李嘉誠,王健林最起碼還能掌舵二十年,萬達已經渡過了難關,駛向了深水區。
至于王思聰未來能不能掌舵好萬達集團,答案最起碼還要等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