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檢驗企業好與壞的唯一標準,以次充好的企業不管隱藏的多好,在時間與市場的考驗下,最終都會原形畢露。
小米上市已經超過一年,在上市的這些日子里,小米的股價和美團的股價一上一下走向了兩個極端。目前,美團的市值為5947億港元,而小米的股價經過觸底反彈也已經達到了3202億港元。
市場對于小米的股價,顯然已經開始“糾錯”了。而在此之前,市場對于小米一直是一種“左右搖擺”的狀態。小米的企業定性一直是市場的一個痛點,如果按照互聯網企業去估值,小米顯然是被低估的;如果按照制造業企業去估值,小米的市值就顯得非常合理。
小米上市時,雷軍對于小米的預估顯然過于樂觀。面對市場,他曾喊出要讓買入小米股票的投資者賺上一倍。隨著時間軸的拉長,買入小米股票的投資者不僅沒有賺一倍,持股市值反而跌了一半。
為了維護小米股價的穩定,雷軍曾做過很多努力,包括鎖定股份,回購股份等。無奈的是,小米的股價始終沒有起色。雷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面對下跌的股價,我整夜的睡不著覺,跌成這樣,見到熟人我也不好意思”。
去年下半年,A股部分板塊開始走牛。大科技、智能制造企業一定程度上得到市場的青睞。尤其科創板開通之后,部分龍頭股也開始走出了慢牛的走勢。
經歷了三十一年的努力,金山辦公終于在科創板掛牌上市,隨著上市的一聲鑼響,市場給予金山600億元的市值。
金山的上市是雷軍“轉運”的開始。當時市場上有很多聲音認為金山并不值600億人民幣,但幾個月時間過去了,金山市值已經超過了827億人民幣。小米的股價也從8.35港元一路上升至13.34港元,上漲幅度超過50%。
眾所周知,雷軍成名較早,當周鴻祎還在方正的時候,雷軍就已經成為金山的掌舵者了,年齡上兩人也僅僅差了一歲。
在金山的這些年,雷軍一直是一個“勞模”的角色,除了勤勤懇懇耕耘金山這塊土地,雷軍再也沒有其他的“成就”。把金山帶上市之后,雷軍開始做天使投資,投資十幾家企業之后,雷軍開始對于未來有了新的思考。
當時,屬于互聯網“后輩”的馬化騰、周鴻祎等人早已功成名就,而他卻一直“默默無聞”。
2009年12月16日,雷軍40歲生日這一天,他和黎萬強、李學凌等朋友一起喝酒吃飯。快到結束時,他告訴眾人:“要順勢而為,不可逆勢而動”。
在此后的半年時間里,他曾不止一次問自己“是否有勇氣再來一次”。2010年,雷軍終于下定決心,創辦了小米。他告訴自己,這次不管成與不成都不留遺憾。
創立小米后,雷軍依靠社群、網絡的力量,把小米做成了一家“互聯網+硬件”的技術型公司。依靠電商的力量快速的崛起,且社交的裂變式傳播也比普通廣告傳播方式好很多。
雷軍曾評價小米之所以能做成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
第一,互聯網紅利。小米高度依賴于電商、社交網絡,小米的成長與社交媒體同步;
第二,中國制造的紅利。強大的中國制造業,完全可以讓小米的生產外包;
第三,消費紅利。中國處于一個消費升級的階段,小米主打性價比為小米搶占了賽道。
如今,站在2020的開始,我們看見了雷軍和小米的順勢而為。對于小米,相信在未來的5G時代也會有更多的機會。從2019年11月22日至今,兩個月時間小米市值增長超過了1000億港幣,這是市場給予小米和雷軍的肯定。
評論 2
一江春水143725303 2020-01-27 20:51
轉發
曉軍43 2020-01-27 20:42
低估不低估,反正是破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