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球資本市場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美國股市打破了史上最長連續上漲天數紀錄,且標準普爾與納斯達克雙雙刷新歷史新高,令深陷熊市11年之久的A股投資者羨慕不已。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納斯達克指數不斷走強,其市盈率也逼近了A股不斷走弱的創業板綜合指數(創業板綜)。分析人士表示,A股創業板階段性行情可期,但要徹底反轉必須滿足多個條件,價值投資者還需耐心等待。
創業板綜指全景圖
估值接近納斯達克
曾經創造世界奇跡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本周五收盤,美股納斯達克指數報收于7945.98點,今年以來的漲幅是15.10%,平均市盈率是35.5倍;A股創業板綜報收于1751.53點,今年以來的跌幅是20.47%,平均市盈率是36.12倍。至此,納斯達克市盈率超越創業板而成為了全球估值最高的市場只是時間問題了——這是A股創業板開設9年來,市盈率即將首次低于納斯達克。
納斯達克牛氣沖天與創業板熊途漫漫,讓A股投資者備感失落。但事實上,A股創業板曾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2012年11月中旬,高層明確表態中國進入了創新型國家行列。受此重大利好刺激,半個月后的2012年12月4日上午10點22分37秒,市盈率只有25倍的創業板綜見底575.82點,隨即在政策助推、資金寬松、業績高增的驅動下展開了一輪震驚全球的大牛行情,至2015年6月3日10點17分39秒高見4449.42點,階段漲幅672.71%,市盈率一度高達147倍——雙雙創下了同期全球知名指數的世界紀錄。
不過,正所謂物極必反,過度透支的后果必定是樂極生悲。截至2018年8月24日,創業板綜報收于1751.53點,相比4449.42點高位,38個月跌幅60.63%,市盈率降到了36.12倍,即將被持續走牛長達9.5年的納斯達克所超越。
143個創業板股估值
低于滬深中小板市場
指數大幅殺跌對應的是慘不忍睹的盤面。統計數據顯示,創業板綜見頂4449.42點至今,創業板市場一共只有267家股票上漲,105家股票翻倍,且多為近一年來的次新股;而收跌個股則多達463只,6家股票跌幅超過90%,多達199股跌幅在70%-90%之間。伴隨著股價的深幅下挫,創業板股票的市盈率也大幅度降低。截至2018年8月24日,創業板市場中,低于中小板26.72倍市盈率的個股有143只,低于深圳主板15.67倍市盈率的個股有27只,低于上海主板13.57倍市盈率的個股有10只。其中,光線傳媒以3倍的市盈率成為創業板也是A股市場目前估值最低的股票,若扣除歷史上那些暫停上市后復牌的低市盈率個股,那么3倍市盈率的光線傳媒就打破了A股有史以來市盈率的最低紀錄!
三大原因致創業板熊途漫漫
為什么美股納斯達克屢創新高,而A股創業板迭創新低,甚至連市盈率都快要落到納斯達克之下了呢?接受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采訪的富鼎資管首席經濟學家李維夏從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分析——
1、首先是新興產業發展處于中期調整階段
創業板上一輪大牛市,根本原因是超寬松的政策面使得國內掀起了科技創新的風潮,一時間新興產業高速成長,新經濟企業遍地開花。但新經濟企業過度泛濫很快讓一些行業出現了過剩局面,同時有不少企業的經營建立在高杠桿基礎上,成為實體經濟未來發展的一大隱患。因此從2015年6月以后,管理層一方面逐步收緊銀根并規范資金流向,另一方面啟動供給側結構改革,消化傳統行業過剩產能,推升原材料價格。這兩大舉措,雖然讓很多新經濟企業從2016年一季度利潤增速見頂后一直處于下滑態勢,甚至到了今年還出現了違約潮;但這些舉措卻能在某種程度上對促進新經濟產品由數量向質量轉變起到了積極作用。因此新經濟行業處于調整的陣痛階段,令創業板市場失去了牛市的基礎,股價和估值重心必然是不斷下移。
2、其次是創業板估值透支與結構失衡
創業板上一輪牛市將市盈率推到了147倍的世界之巔,固然有基本面連續大幅增長的因素。但是當股價過度瘋狂時,往往會導致交易性金融資產也就是非經常性損益提升,而依靠非經損益實現的凈利潤是不可持續的,泡沫便形成了,因此創業板在2015年6月以后的暴跌行情,讓估值泡沫大大減輕。但就在創業板多數個股估值泡沫明顯下降的同時,市場掀起了惡炒次新股的熱潮,致使創業板內部估值結構矛盾日益突出。而次新股這個群體是沒有經歷過行業調整陣痛的,往往會是業績變臉的重災區。所以管理層對炒新炒小重拳出擊,終于讓亂炒次新股的現象從2017年3月23日起顯著降溫。在市場熱點相繼消失的情況下,次新股的潰敗打擊創業板跌跌不休理所應當。
3、最后是資金面長期緊平衡
盡管2015年6月創業板見頂后,央行多次降準降息以及實施了MLF、SLF、PSL等投放資金的手段,然而在“脫虛向實”“精準施策”的大背景下,央行投放的資金并未進入到股市領域,而股市長年熊市和管理層高壓惡炒之風也讓眾多投資者退出了市場,使得二級市場資金面始終處于緊平衡狀態,閃崩個股大量涌現令恐慌情緒久久難散。今年以來,決策層實施了多個重大的新興產業項目,大手筆扶持新經濟小微企業,但創業板依然跌勢洶洶,一方面固然與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有關,但另一方面更多地還是與“脫虛向實”的主基調有著緊密聯系。得不到資金援助的創業板,也就很難像幾年前那樣走出轟轟烈烈的大牛行情。
市盈率低于20倍才會反轉?
歷史上,創業板曾經歷過一輪為期2年的熊市,即2010年12月22日-2012年12月4日,從1220.65點跌到575.82點,區間跌幅52.83%。也就是說,發端于2015年6月3日的創業板熊市,時間上和空間上都遠遠超過了上一輪熊市。那么,創業板這輪熊市何時結束?接下來真的會深不見底嗎?
銀河證券南坪營業部總經理唐賀文在接受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的采訪中表示:“通常情況下,一輪長期熊市要結束,盤面須同時滿足多個條件,如破發股所占比例、破凈股所占比例、1元股和仙股所占比例、成交金額與成交數量、平均股價等多個指標。而對指數來講,在籌碼分布最多的區域獲得支撐,則有望終結熊市而走入牛市。就目前來講,絕大多數創業板股周線級別超跌,但尚未滿足上面提到條件的個股還不少,再加上高估值次新股價值回歸還有個相當長的過程,因此我們的判斷是:創業板短期下跌幅度不會太大,創業板指、創業板綜在1300點、1650點或有中級反彈行情。但反彈后,還會繼續釋放結構性風險。操作上,重點關注政策與業績雙驅動的非次新類成長股。”
中投證券重慶分公司首席投顧龔科認為:“最近幾天有張數據圖表在網上廣為盛傳,即整個A股市盈率高于80倍見頂、低于30倍見底。在我們看來,若結合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因素,當前二十多倍的靜態市盈率尚不足以充分反映出最悲觀的預期,短期甚至中期可能還會承受一段時間的煎熬。但長期而言,目前位置向上提升1-2倍的估值是值得期待的,且這個位置越是向下,未來估值提升空間就越大。從歷史數據看,1996年與2005年代表新興產業的深圳主板、2008年代表新興產業的中小板、2012年代表新興產業的創業板見熊市大底時,市盈率分別是9倍、14倍、17倍、25倍,也就是說新經濟群體的熊市大底的平均市盈率在15-20倍之間。所以,市盈率還在36倍的創業板市場若要見到熊市大底,確實還需要較長時間的煎熬。而如果要減少煎熬的時間,就得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經營質量能否有效提升了。”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王也
評論 54
Doctor47167122742 2018-08-26 23:42
為創業板站臺?創業板沒跌夠,回500點!
樂天29599336 2018-08-26 23:39
退市的股票多了 牛市就來了
知行77794536 2018-08-26 23:23
耐心等待8102年一定
Qaswedft 2018-08-26 22:47
現在的股市,什么指標都沒用!
eddy10 2018-08-26 22:24
光是市盈率的事?
草根拍磚家 2018-08-26 22:12
納斯達克市盈率都追上中國垃圾股了,可喜可賀。[呲牙]
柱子36176899 2018-08-26 21:54
創業板市盈率再減一半
走遍中國214067659 2018-08-26 21:34
人家那都是真實的沒有水分。
佛山無影腳1號 2018-08-26 21:32
重點關注60478
湯婆子之歌 2018-08-26 21:02
這個問題好像說了半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