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智控(002050)6月20日晚間公告,公司擬發行GDR募資不超50億元,用于三花墨西哥年產800萬套智能化熱管理部件項目、三花波蘭汽車零部件生產線項目、三花歐洲技術中心項目、三花泰國換熱器生產基地項目、廣東三花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部件生產項目、紹興三花智能熱管理模塊建設項目、機器人機電執行器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漲停家數方面,今日合計有71股漲停,上個交易日77股漲停。其中,進口博覽上海物貿8天7板,威龍股份7天5板,新材料*ST榕泰4板。
三花智控在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機器人相關業務方面,人工智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機器換人終將實現。公司已對機器人機電執行器領域展開持續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已與多個客戶建立合作并具備先發優勢,未來可期。
綠的諧波(688017)4月14日晚間公告,與三花智控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同意在三花墨西哥工業園共同出資設立一家注冊資本不低于1000萬美元合資企業。合資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諧波減速器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制造及銷售。雙方同意,合資企業將由公司占據控股地位。
廣東三花新能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史初良,注冊資本3億元,經營范圍包含: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零配件零售;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三花智控間接全資控股。
三花智控在接受調研時表示,人工智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機器換人終將實現。公司已對機器人機電執行器領域展開持續研究和產品開發工作。
汽車熱管理板塊震蕩拉升,三花智控、宇通重工、華鋒股份漲停,漢宇集團漲超10%,江蘇雷利、威唐工業、通達電氣等跟漲。
三花智控(002050)1月19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三花汽零與中山市黃圃鎮政府簽訂項目合作協議,三花汽零擬在中山市黃圃鎮建設新能源汽車熱管理零配件生產基地,計劃總投資30億元。
三花智控1月19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與恒馳汽車的合作金額很小、風險可控,金額遠未達到公告的要求。
記者從三花智控獲悉,公司2022-2026年在手訂單超過500億元,目前還持續不斷地在拿訂單。公司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當前公司在手訂單充足,今年海外布局將繼續大幅擴產。
三花智控(002050)1月15日晚間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25.26億元-30.31億元,同比增長50%-80%。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公司與世界各大優質車企合作,持續獲得訂單,實現了業績的高速增長。
三花智控(002050)1月3日晚間公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于近期收到德國寶馬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三花汽零被確定為德國寶馬全新純電平臺電池冷卻扁管中國區獨家供應商,生命周期內銷售額預計約19億元人民幣。(證券時報)
三花智控10月26日公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5.99億元,同比上漲33.1%;歸母凈利潤16.28億元,同比上漲25.86%。(界面新聞)
三花智控跌停,拓普集團、雙環傳動跌超5%,新泉股份、上聲電子、星宇股份、華陽集團等跟跌。
記者以投資人身份采訪了三花智控投資者關系部門,就公司歐洲熱泵相關業務情況,相關人士稱,具體數據不便透露。不過,歐洲能源緊張,熱泵溫控、熱泵空調、熱泵熱水器等給公司帶來了增量。同時上述人士透露,這塊主要是子公司的業務,有了解到現在生產確實比較忙碌。(21世紀經濟報道)
截至9月7日10:55,電池ETF(159755)漲2.83%,成交額達1.57億,過去5天凈流入超5300萬。成分股中,三花智控漲超7%,科達利漲超5%,億緯鋰能、先導智能漲超4%。國信證券認為,在鋰鹽價格上漲狀態下,Q3電池企業平均原材料成本或環比下行,電池企業Q3仍有盈利修復空間。(天天基金)
8月30日,浙江三花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尹斌,注冊資本1億元,經營范圍包含: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車零配件零售;汽車零配件批發;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等。(證券時報)
統計顯示,8月18日共有1237只個股獲融資凈買入,凈買入金額在千萬元以上的有269只。其中,12只融資凈買入額超1億元。杭蕭鋼構獲融資凈買入額居首,當日凈買入2.74億元;融資凈買入金額居前的還有貴州茅臺、三花智控、中國寶安、藥明康德、三安光電、派能科技、協鑫集成、皖維高新等股。
三花智控公告,公司實控人張亞波8月17日通過大宗交易系統減持公司股份34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公司控股股東三花控股、股東三花綠能及張亞波承諾:自2022年8月18日起十八個月內不主動減持公司股票。(第一財經)
三花智控(SZ 002050)8月12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101.6億元,同比增加32.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03億元,同比增加21.76%;基本每股收益0.28元,同比增加21.74%。(每日經濟新聞)